[发明专利]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9625.2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戴贵平;周群怡;王晓迪;曾哲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62 | 分类号: | C01B32/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纳米 阵列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得以蛭石为载体,铁、钼金属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前驱体,再在800℃下煅烧,得到铁/钼/蛭石催化剂,以三聚氰胺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同铁/钼/蛭石催化剂,通过水平化学气相沉积法,于700‑900℃温度范围、70sccm氢气气氛条件下,在管式炉内煅烧20分钟,在30sccm氢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得到垂直生长在蛭石层间的掺氮碳纳米管阵列。本发明研究了生长温度对碳纳米管形态的影响,并为合成高产量形态可控的氮掺杂碳纳米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1991年被发现以来,碳纳米管(CNT)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而被广泛研究,并常用于能量存储和能量转换设备,电子传输设备,场发射显示器和半导体材料中。然而,不论应用前景多么广泛,应用规模主要取决于CNT的质量,产量和成本,否则所有应用价值都无从谈起。一般而言,在无序堆积的催化剂上生长的CNT会发生严重的缠结和无序排列,这使分散和加工应用变得困难。与缠结的CNT相比,CNT阵列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显著的垂直取向和平行排列形态,具有相对均匀的长宽比,更好的有序性和更高的纯度,这有利于发挥其优异的性能。此外,即使阵列中的CNT被破坏,将其应用于电导率,热导率,复合材料改性等领域,仍表现出比聚集无序的CNT更好的优越性能。因此,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阵列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通过掺杂其他元素可以有效改变CNT的化学性质,其中氮是碳材料中重要的表面改性元素,可以改善CNT的机械性能,储能性能和导电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利用三聚氰胺作为碳源和氮源,蛭石作为催化剂载体和碳纳米管生长基底,获得了排列整齐的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催化剂的制备:使用粒径为4-8mm的蛭石,与蒸馏水混合,形成悬浊液,在100℃下浸泡6小时,随后,混合酸溶液硝酸铁,钼酸铵和蛭石混合形成悬浮液,在这个过程中蛭石层间进行离子交换,将Ca2+,Mg2+,K+和Na+交换为Fe3+,酸溶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地倒入蛭石悬浮液同时搅拌,得到混合物在90℃下保持12小时,过滤,干燥,最后煅烧得到层状Fe/Mo/蛭石催化剂;
(2)掺氮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将0.05g催化剂和0.3g三聚氰胺置于外径30毫米,内径26毫米的石英船的两端,放置在石英管的加热区域外和进气口的方向,在反应之前,通入99.99%的氢气排出反应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加热反应器,在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前2分钟,移动石英管,使石英船位于加热区中心,在氢气气氛中热解2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排列整齐的掺氮碳纳米管阵列。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混合酸硝酸铁、钼酸铵和蛭石的质量比为7:2:35。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煅烧温度为800℃,时间为2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热解氢气流速为70sccm,热解温度范围为700-900℃,冷却时氢气流速为30sc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耗能低,产物纯度高,可大规模生产;
(2)本发明所制备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具有生长排列整齐,高质量,产量大等优点;
(3)本发明采用的蛭石具有优异的离子交换性能和层状结构,可同时作为良好的催化剂载体和碳纳米管生长基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96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