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投式飞行器上的模块化综合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7023.3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段鑫尧;王刚;王江;林德福;杨士超;王亚东;李虹岩;吕惠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B64C1/36;B64C1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范国锋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投 飞行器 模块化 综合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投式飞行器上的模块化综合控制系统,该系统中通过将电源电路板、主控电路板、惯导/卫导电路板、舵控电路板和舵机驱动板集中安装在支撑壳体中,从而使得该控制系统实现小型化、集成化和模块化,能够将空投式飞行器所需要的传感器都集成在该模块化的壳体中,通过合理搭配各个板材及元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使得系统整体的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空投式飞行器上的模块化综合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投式飞行器的制导控制系统由制导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在现有的设计方法中,制导系统和控制系统要分开设计,数据与信号要依次经过制导系统和控制器的处理,最后传送给执行机构,并由执行机构对其所接收的指令做出响应。使用这种设计方法时,数据和信号在各个系统之间传递,容易产生响应延迟与误差积累,并且各个信号的传递容易发生干扰,从而使飞行器的响应不够精确,同时,需要在制导系统和控制系统中分别嵌入多块微处理器,增加了生产应用成本;
现有的控制系统涉及的部件较多,其硬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较低,在飞行器上浪费空间是及其可惜的浪费行为;
另外,目前在设计制造飞行器时,往往需要根据具体型号尺寸、飞行器的飞行环境以及飞行状态进行特有的控制系统设计,这种设计方法费时费力,提高了飞行器的产成本。如果能够提供一种通用的,适用于各种型号飞行器的模块化综合控制系统,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飞行器的设计制造,能够极大地提飞行器的设计制造过程。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对现有的飞行器中的控制系统做了深入研究,并且结合空投式飞行器自身的结构特点,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空投式飞行器上的模块化综合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空投式飞行器上的模块化综合控制系统,该系统中通过将电源电路板、主控电路板、惯导/卫导电路板、舵控电路板和舵机驱动板集中安装在支撑壳体中,从而使得该控制系统实现小型化、集成化和模块化,能够将空投式飞行器所需要的传感器都集成在该模块化的壳体中,通过合理搭配各个板材及元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使得系统整体的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从而完成本发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一种空投式飞行器上的模块化综合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电路板1、主控电路板2、惯导/卫导电路板3、舵控电路板4、舵机驱动板5和支撑壳体6;
其中,电源电路板1、主控电路板2、惯导/卫导电路板3、舵控电路板4和舵机驱动板5彼此平行排布,彼此之间留有预定间隙,都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壳体6中。
其中,该控制系统上还设置有限位连杆7,通过该限位连杆7依次穿过电源电路板1、主控电路板2、惯导/卫导电路板3、舵控电路板4和舵机驱动板5,并使其固接为一体结构。
其中,在所述电源电路板1上设置有隔离式电源模块,通过设置该隔离式电源模块使得一次电地与二次电地隔离。
其中,在所述电源电路板1上还设置有多组光耦和MOS管,通过所述光耦和MOS管进行发动机和引信的上电控制,还通过所述光耦和MOS管激活热电池。
其中,在所述电源电路板1上还设置有TLP281光耦芯片,通过该TLP281光耦芯片使得主控电路板2实时获知飞行器与载机之间的连接状态。
其中,主控电路板2采用STM32F429芯片;
优选地,主控电路板2与外围设备采用RS422通讯,每路RS422通讯均采用MAXIM的MAX3490芯片作为通讯的电平转换芯片,并将RS422的差分通讯信号转化为单端TTL信号。
其中,惯导/卫导电路板3中集成有卫星接收天线、惯导模块、卫导解算模块;
通过所述卫星接收天线接收GPS和BD两种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7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