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光学胶全贴合固化前缺陷维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5329.5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7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杨建文;周明;甘李;胡典勤;杨邦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43/00 | 分类号: | B32B43/00;B32B37/12;B32B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金橙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3 | 代理人: | 唐健玲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綦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光学 贴合 固化 缺陷 维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光学胶全贴合固化前缺陷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本发明开通过维修工具配合液态光学胶包裹工具,再进行缺陷导出、脱泡液态光学胶内缺陷由产品内部排出至产品外部,维修方法简单、避免了拆解造成的材料损耗及二次加工造成的产品不良现象发生;实现了完美修复液态光学胶全贴合产品固化前检验出的的瑕疵,尤其凸显在改善大尺寸全贴合一次良率低、材料成本高的问题,同时维修后产品外观可达到无接缝、无色差、维修部位信赖性与其他部位无差异,极大地解决了大尺寸全贴合贴合过程缺陷带来的返工浪费材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态光学胶全贴合固化前缺陷维修方法。
背景技术
液态光学胶全贴合起源于手机面板贴合,在手机及小尺寸光学全贴合领域应用及其广泛,随着技术发展和推移,中大尺寸液态光学胶全贴合应用得到广泛发展,然而液态光学胶全贴合技术中及其容易在贴合过程中产生不可接受缺陷,如液态光学胶内异物污染、脏污或贴合产生气泡等缺陷,该类缺陷严重影响了液态光学胶全贴合的一次生产良率,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偏高的原因。
因此,液态光学胶贴合后维修技术及其重要,常规拆解返工的方式虽然同样可以将缺陷产品通过拆解的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但在拆解返工的过程同样会有一定概率性产生材料损耗的情况,且无法避免要大量浪费液态光学胶,材料成本仍然持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态光学胶全贴合固化前缺陷维修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态光学胶全贴合固化前缺陷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步骤一:所述液态光学胶浇筑完成后,在液态光学胶全贴合固化前对其进行观察,观察后在具有气泡缺陷的全贴合产品上确定存在缺陷的气泡位置;
步骤二:所述用液态光学胶包裹维修工具,将维修工具前端由距离缺陷的距离最近处从贴合胶层穿入直至缺陷位置,维修工具在使用前须先根据缺陷气泡的位置进行选用;
步骤三:所述使用前需对维修工具的外表面进行清洗与干燥处理,在无尘环境中通过维修工具头部接触缺陷后向后匀速抽出;
步骤四:所述重复步骤三、四,通过液体流动虹吸原理将缺陷排出产品外侧直至缺陷消失;
步骤五:所述缺陷气泡维修完成后,将维修后产生细小气泡的液态光学胶产品放入高压脱泡机内进行脱泡;
步骤六:所述检验,检验维修后液态光学胶产品的所存在的缺陷处理情况外观及功能,固化后光学胶的检验内容包括不同条件下的老化测试,测试透光率、雾度、黄变指数等。
进一步,所述维修工具可为薄片、细针,其材质可为塑料或金属,或者定制长管状针头和注射器配合使用,在使用前需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干燥完成后放入无尘环境中进行储存。
进一步,所述液态光学胶固化前所存在的缺陷可以是颗粒异物、脏污、气泡或其他实质非液态光学胶的杂质。
进一步,所述通过维修工具在液体中移动液态光学胶内的缺陷跟随光学胶在维修工具牵引下缺陷由内部排出至产品外部,排出后利用无纺布将液态光学胶内的缺陷与维修工具之间进行脱离。
进一步,所述利用脱泡机进行脱泡的过程中,脱泡压力大于0.1Mpa、温度大于30℃,脱泡时间在1分钟以上,脱泡过程中时刻关注相关数据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5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