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锦纶阻燃纤维及其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2824.0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万培培;冯晶晶;王会岭;陈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邦维高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07 | 分类号: | D01F1/07;D01F1/10;D01F6/90;D01D1/00;D01D1/04;D01D5/098;D03D1/00;D03D15/513;D03D15/527;D03D15/283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石景山区城通街26号院2号楼11层1101、1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锦纶 阻燃 纤维 及其 制品 | ||
本发明为一种锦纶阻燃纤维及其制品,该阻燃纤维中包括分解温度大于300℃的可纺丝亚微米级或纳米级阻燃剂。该阻燃纤维的制备过程是:将微米级的阻燃剂研磨获得至少亚微米级阻燃剂,达到可纺丝的级别;将达到可纺丝的级别的阻燃剂充分混合均匀按照比例与锦纶66盐或锦纶6盐混合,加入水,制成阻燃盐水,搅拌混合均匀通过泵输入到反应器中,在氮气真空条件下充分反应后,通过泵输入到双螺杆挤压机,螺杆旋转挤压熔融挤出丝条,水下切粒,制得锦纶阻燃切片;将锦纶阻燃切片与锦纶66切片按照1:12‑15的重量比混合,熔融纺丝制备获得锦纶阻燃纤维。该阻燃纤维强度高、阻燃性好,使用该纤维制成的织带具备永久性阻燃效果,兼并迷彩、拒水的性能。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纶阻燃纤维及其制品,尤其是锦纶迷彩织带的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锦纶66阻燃纤维及迷彩织带。
二、背景技术
锦纶具有高强、耐磨、高弹、耐高温、吸能好等特点,鉴于锦纶性能的突出优势,目前国内传统的军用携行具和防弹背心所使用的moll的迷彩织带选用涤纶材料,并且无迷彩或者伪装性能,以军绿色为主,随着部队换装节奏加快,并且对装备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使用锦纶材料,兼阻燃、迷彩、伪装和拒水要求,但目前各种迷彩织带阻燃主要采用浸轧的后整理阻燃工艺,由于浸轧工艺不耐水洗,一直是制约材料阻燃性能发展的难题,阻燃与防水难共浴,水洗后阻燃效果就减弱或者消失。而且锦纶迷彩印花普遍采用数码喷印、冷转移等印花方法,但此类的印花方式耐日晒、干湿磨色牢度效果差,在高原环境下容易出现变色、褪色现象。为了彻底解决迷彩织带的高强耐磨、阻燃、迷彩、拒水性能,提高装备的技术水平,特开发高强锦纶66阻燃纤维,并开发出满足要求的阻燃迷彩防水迷彩织带。
目前的阻燃纤维直接使用买来的微米级阻燃剂进行母粒制备,其可纺性差,纺丝易断,成品率低,生产成本高,且制得的阻燃纤维强度及阻燃性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三、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针对目前锦纶阻燃迷彩织带功能性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锦纶66阻燃纤维及迷彩织带,该阻燃纤维强度高、阻燃性好,使用该纤维制成的织带具备永久性阻燃效果,兼并迷彩、拒水的性能。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锦纶阻燃纤维,其特征在于,该阻燃纤维中包括分解温度大于300℃的可纺丝亚微米级或纳米级阻燃剂。
所述阻燃剂为无机阻燃剂,优选二乙基次磷酸铝、溴代三嗪和/或无水硼酸锌的混合物。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锦纶阻燃纤维,其特征在于,该阻燃纤维的制备过程是:
1)阻燃剂研磨:将微米级的阻燃剂采用锆球法研磨或者气流研磨的方式获得至少亚微米级阻燃剂,达到可纺丝的级别;
2)锦纶阻燃切片制备:将达到可纺丝的级别的阻燃剂充分混合均匀按照比例与锦纶66盐(己二酸己二胺盐)或锦纶6盐(己内酰胺盐)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水,制成阻燃盐水,搅拌混合均匀通过泵输入到反应器中,继续搅拌升温150℃,充入氮气,升温至220-250℃,泄压抽真空,抽取水分增粘,持续30min,通过泵输入到双螺杆挤压机,螺杆旋转挤压熔融挤出丝条,水下切粒,制得锦纶阻燃切片;
3)锦纶66阻燃丝制备:将锦纶阻燃切片与锦纶66切片按照1:12-15的重量比混合,熔融纺丝制备获得锦纶阻燃纤维。
所述阻燃剂研磨后粒径不大于500nm,阻燃剂和锦纶盐混合物中,阻燃剂重量占比:35-40%,其余为锦纶6盐或者锦纶66盐。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迷彩织带,该阻燃迷彩织带采用上述的锦纶阻燃纤维制成。
该阻燃迷彩织带为迷彩伪装织带,具体工艺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邦维高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邦维高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2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