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SPHC低碳系列钢种的浅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0887.2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宝;宁伟;王强;尚游;李少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6 | 分类号: | C22C33/06;C21C1/02;C21C7/06;C21C5/36;C21C7/064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吕利敏;孙宪维 |
地址: | 27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sphc 系列 钢种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SPHC低碳系列钢种的浅处理工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SPHC低碳系列钢种的浅处理工艺,通过转炉终点成分和温度控制及在转炉出钢脱氧合金化阶段控制酸溶铝的含量,减轻或避免了转炉炼钢的钢水过氧化;并且在出钢过程中加入合成渣的同时加入脱氧促进剂,有效调配渣样成分和配比,使转炉终渣直接形成黄白渣,LF精炼阶段无需化渣造渣,简化了LF精炼的步骤,缩短了LF精炼时间,从而释放了LF精炼炉产能,另外减少了LF精炼阶段的用电量和脱氧剂加入量,降低了成本和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SPHC低碳系列钢种的浅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钢厂采用BOF-LF-CC工艺路径冶炼SPHC等低碳系列钢种时,转炉放钢时加入合成渣进行渣洗,钢水到达精炼炉后,精炼操作人员根据进站钢水温度、成分、渣况等进行提温、成分微调、造渣等工作。由于炉前人员操作水平的因素,导致SPHC等低碳系列钢种放钢温度及放钢碳含量差异较大,转炉出钢时钢水过氧化严重及钢包顶渣氧化性高、碱度低,因此在LF精炼阶段需要对钢包顶渣改质处理,为了造白渣,需要加入大量铝粒和碳化钙,以形成还原性渣和提高脱硫能力,但是铝粒和碳化钙配比和加入量不易控制,往往容易造成钢水进LF精炼阶段后调渣困难,并且需要加热化渣调渣,导致通电时间长、生产节奏慢等情况,另外铝粒成本较高,造成成本升高。
其中,转炉吹炼终点钢水过氧化,主要表现在钢水终点碳含量小于等于0.04%,氧含量大于等于800ppm,渣中氧化铁含量大于等于13%;钢水过氧化会造成脱氧剂加入量增加,导致冶炼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转炉出钢钢水过氧化及LF精炼阶段造白渣调渣困难、通电时间长、生产节奏慢的问题,通过转炉终点成分和温度控制及在转炉出钢脱氧合金化阶段控制酸溶铝的含量,减轻或避免了转炉炼钢的钢水过氧化;并且在出钢过程中加入合成渣的同时加入脱氧促进剂,有效调配渣样成分和配比,使转炉终渣直接形成黄白渣,LF精炼阶段无需化渣造渣,简化了LF精炼的步骤,缩短了LF精炼时间,从而释放了LF精炼炉产能,另外减少了LF精炼阶段的用电量和脱氧剂加入量,降低了成本和能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SPHC低碳系列钢种的浅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铁水预处理:铁水通过KR脱硫站进行脱硫扒渣处理,使铁水含硫量≤0.015%;
S2、转炉冶炼:将所述步骤S1处理后的铁水装入转炉进行冶炼;
S3、转炉终点控制:转炉终点控制温度为1640℃-1660℃,副枪定碳≥0.04%,钢水游离氧≤800ppm,通过副枪探头测温定氧定碳;
S4、转炉出钢过程钢水预处理:
出钢过程中,加入3.3-3.5kg/吨钢的铝锰铁,进行脱氧合金化,保证LF精炼炉进站钢水中酸溶铝≥0.010%,通过低氧探头测定酸溶铝含量,钢中氧会随酸溶铝含量增加而降低,通过控制酸溶铝含量保证脱氧效果;
脱氧合金化结束后,顺钢流加入脱氧促进剂和合成渣,对钢水进行预处理,得到黄白渣,即渣中全铁含量≤1.5%;所述脱氧促进剂每炉加入量为0.8-1.2kg/吨钢,所述合成渣加入量为6-8kg/吨钢;
S5、LF精炼炉浅处理:将所述步骤S4中转炉出钢后的钢水转入LF精炼炉进行浅处理;
S6、钢水浇注:将所述步骤S5中浅处理完毕的钢水直接转移至连铸机进行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0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