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济型低屈强比热轧耐候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7342.6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汪飞;胡学文;何博;王海波;郭锐;石践;朱涛;张宜;文亮;饶添荣;李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B21B37/74;C21D8/02;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金贝贝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济型 屈强 热轧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经济型低屈强比热轧耐候钢板,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11~0.13%;Si:0.20%~0.50%;Mn:0.20~0.60%;P:≤0.15%;S:≤0.005%;Cr:0.30~0.50%;Ni:≤0.07%;Cu:0.25~0.40%,且Cr+Ni+Cu≤0.90%;Alt:0.020~0.04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热轧耐候钢板成品厚度规格H在3-20mm之间,当热轧耐候钢板厚度H>10mm时,成分中还包括Nb:0.02%~0.030%;热轧耐候钢板的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其中珠光体组织面积分数为9-11%,铁素体晶粒度为7-9级;所述热轧耐候钢板的力学性能为:ReL≥345MPa,Rm≥480MPa,屈强比≤0.75,断后延伸率A≥30.0%,-40℃KV2≥60J。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济型低屈强比热轧耐候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炉冶炼→精炼→连铸→板坯加热→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卷取工序,其中板坯加热阶段采用低温快烧模式;板坯加热工序中,包括一加热段、二加热段和均热段,其中一加热段末温度控制为≤1050℃;二加热段末温度控制在1180-1220℃;二加热段和均热段时间之和控制为≤120min,并控制铸坯出炉温度1170~1210℃;控制轧制工序中,钢板中间坯厚度h按照以下标准控制:成品厚度H为3mm≤H≤6mm时,对应中间坯厚度h为30mm≤h≤33mm;成品厚度H为6mm<H≤10mm时,对应中间坯厚度h为33mm<h≤40mm;成品厚度H为10mm<H≤20mm时,对应中间坯厚度h为40mm<h≤45mm;控制冷却采用后段稀疏冷却模式,冷却水喷嘴开放和关闭的比例为开:关≤1:5,其中前段区域的冷却水喷嘴全部关闭,后段区域的冷却水喷嘴设置为间隔式开关状态;控制轧制采用粗轧+精轧模式,粗轧采用3+5道次大压下率轧制,压下率≥85%,精轧采用F1-F7连轧,精轧出口温度为880~930℃,F7出口速度≤8m/s;卷取工序中卷取温度680~730℃,然后冷却到室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济型低屈强比热轧耐候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转炉精炼工序中控制C含量0.11~0.13%;连铸过程中投用电磁搅拌和动态轻压下,最高拉速不大于1.3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73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