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7154.3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冯珉;刘其荣;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路港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底盘 间隙 检测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包括基座和承载台,承载台滑移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基座上设置有驱动承载台滑移的驱动组件,承载台上表面相对滑移有两个限位基板,承载台上设置有滑移组件;每个限位基板均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滑移设置在承载台上,第二侧板连接在第一侧板沿配合于检测系统的汽车车轮水平径向的两侧的侧壁上,第二侧板与配合于检测系统的汽车车轮周壁相对,第一侧板上滑移设置有第一限位头,第二侧板上滑移设置有第二限位头,基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限位头和第二限位头滑移的压紧组件。本申请可以提高对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间隙是泛指转向机构、悬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系统传动连接部位配合的适度性。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各传动连接部位大都处在二维以上的受力状态,一段时间后会因磨损造成配合间隙失度,影响汽车使用,因此必须定期对汽车底盘间隙进行检测。
常用的汽车底盘间隙检测设备就是汽车底盘间隙仪,主要由滑动平台、液压系统及其电气控制部分组成。在检测过程中,将汽车前轮或后轮置于本两块滑动平台上,操纵两地块滑动平台做纵向、横向运动,即可检查出汽车横直拉杆、球头、转向支臂、车轮轴承等间隙。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滑动平台运动过程中,滑动平台和车轮之间也很容易发生相对移位,会影响都最终的检测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汽车底盘检测检测的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系统,包括基座和承载台,所述承载台滑移设置在基座的上表面,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驱动承载台滑移的驱动组件,所述承载台上表面相对滑移有两个限位基板,所述限位基板的滑移方向与配合于检测系统的汽车车轮轴向同向,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驱动两个限位基板滑移的滑移组件;每个所述限位基板均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滑移设置在承载台上,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在第一侧板沿配合于检测系统的汽车车轮水平径向的两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二侧板与配合于检测系统的汽车车轮周壁相对,所述第一侧板上滑移设置有第一限位头,所述第一限位头与配合于检测系统的汽车车轮的轴向侧壁抵接,所述第二侧板上滑移设置有第二限位头,所述第二限位头与配合于检测系统的汽车车轮的周向侧壁抵接,所述基座上设置有驱动第一限位头和第二限位头滑移的压紧组件。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车轮移动到承载台上后,驱动组件驱动承载台滑移,可以实现对汽车底盘间隙的基本检测功能;同时,在本申请中,车轮移动到承载台上后,滑移组件可以带动限位基板滑移,使得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移动到车轮的周侧,然后压紧组件带动第一限位头和第二限位头移动,使得第一限位头抵接在车轮的轴向侧壁上,第二限位头抵在车轮的圆周侧壁上,从而可以对车轮进行多方向限位,有效减少车轮与承载台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可以提高对汽车底盘间隙检测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进给螺杆、驱动螺套、摩擦转板和驱动转杆,所述第一限位头和第二限位头均与进给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进给螺杆沿自身轴向滑移设置在限位基板上,所述驱动螺套与进给螺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螺套的内周壁与对应进给螺杆的外周壁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基板与驱动螺套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螺套内周壁远离进给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摩擦环槽,所述摩擦转板插设在摩擦环槽环槽内并与摩擦环槽槽壁抵接,所述驱动转杆连接在摩擦转板的上,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驱动驱动转杆同步转动的驱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路港汽车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路港汽车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7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