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13192.1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明;王亮;刘畅;刘平;尤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0;C02F1/463;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生 修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公开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包括下端开口的导流管,导流管顶部固定有生物修复组件,导流管两侧有正离子过滤组件和负离子过滤组件;导流管内有水泵,导流管内竖直设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导流管分隔为负离子区和正离子区,正电极和负电极底部连通有絮凝剂存放箱,导流管底部外侧有感应器;正离子区与正离子过滤组件连通,负离子区与负离子过滤组件连通,正离子过滤组件和负离子过滤组件连通有汇流箱,汇流箱与生物修复组件连通;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缠绕在外侧;生物修复组件端部固定有若干浮体。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效率高且可以同时修复重金属污染和氮、磷浓度高的污染的水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中的氮、磷等有机物引起的。点源污染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市政设施还不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大一部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等受纳水体中,点源污染导致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农业施用的氮肥、磷肥不能完全被植物所利用,在降水过程中随地表径流进入受纳水体中,引起水体氮、磷等有机物浓度升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现有技术在水体修复过程中,仅单一的修复水体中的重金属或单一修复水体中的氮、磷浓度,并且这种修复方式修复速度慢且修复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修复效率高且可以同时修复重金属污染和氮、磷浓度高的污染的水生态修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包括下端开口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顶部固定连接有生物修复组件,所述导流管两侧固定连接有正离子过滤组件和负离子过滤组件;
所述导流管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导流管内竖直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导流管分隔为负离子区和正离子区,所述隔板底部位于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中部,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为中空结构且底部连通有絮凝剂存放箱,所述导流管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感应器;
所述正离子区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正离子过滤组件连通,所述负离子区顶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负离子过滤组件连通,所述正离子过滤组件和负离子过滤组件底部连通有汇流箱,所述汇流箱与所述生物修复组件侧壁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缠绕在导流管、正离子过滤组件和负离子过滤组件外侧;
所述生物修复组件端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浮体,所述生物修复组件顶部设置有电源组件和控制箱,所述水泵、感应器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 所述正电极、负电极、水泵、感应器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正电极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内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导电层外侧周向等间隔固定连接有若干阻流板,位于同一平面的若干所述阻流板沿所述导电层轴向等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平面的若干所述阻流板交错设置,所述导电层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负电极与所述正电极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顶部侧壁开设有正离子出水孔,所述正离子出水孔与所述负电极顶部相对应,所述正离子区通过所述正离子出水孔、第一管路与所述正离子过滤组件连通;
所述导流管顶部侧壁开设有负离子出水孔,所述负离子出水孔与所述正电极顶部相对应,所述负离子区通过所述负离子出水孔、第二管路与所述负离子过滤组件连通。
优选的,所述正离子过滤组件包括正离子过滤箱,所述正离子过滤箱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所述正离子过滤箱顶部侧壁开设有正离子进水孔,所述正离子区通过所述第一管路、正离子进水孔与所述正离子过滤箱连通,所述正离子过滤箱底部与所述汇流箱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3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