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13192.1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明;王亮;刘畅;刘平;尤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0;C02F1/463;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生 修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开口的导流管(1),所述导流管(1)顶部固定连接有生物修复组件,所述导流管(1)两侧固定连接有正离子过滤组件和负离子过滤组件;
所述导流管(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01),所述导流管(1)内竖直设置有正电极(3)和负电极(4),所述正电极(3)和负电极(4)之间设置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所述导流管(1)分隔为负离子区和正离子区,所述隔板(2)底部位于所述正电极(3)和负电极(4)中部,所述正电极(3)和负电极(4)为中空结构且底部连通有絮凝剂存放箱(17),所述导流管(1)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感应器(18);
所述导流管(1)顶部侧壁开设有正离子出水孔(5),所述正离子出水孔(5)与所述负电极(4)顶部相对应,所述正离子区通过所述正离子出水孔(5)、第一管路与所述正离子过滤组件连通;
所述导流管(1)顶部侧壁开设有负离子出水孔(6),所述负离子出水孔(6)与所述正电极(3)顶部相对应,所述负离子区通过所述负离子出水孔(6)、第二管路与所述负离子过滤组件连通;
所述絮凝剂存放箱(17)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流管(1)侧壁上,所述絮凝剂存放箱(17)内部包括阳离子腔(1701)和阴离子腔(1702),所述阳离子腔(1701)与所述正电极(3)底部连通,所述阴离子腔(1702)与所述负电极(4)底部连通;
所述正离子区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正离子过滤组件连通,所述负离子区顶部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负离子过滤组件连通,所述正离子过滤组件和负离子过滤组件底部连通有汇流箱(12),所述汇流箱(12)与所述生物修复组件侧壁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缠绕在导流管(1)、正离子过滤组件和负离子过滤组件外侧;
所述生物修复组件端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浮体(20),所述生物修复组件顶部设置有电源组件和控制箱(14),所述水泵(101)、感应器(18)与所述控制箱(14)电性连接, 所述正电极(3)、负电极(4)、水泵(101)、感应器(18)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3)包括导电层(302),所述导电层(302)内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层(303),所述导电层(302)外侧周向等间隔固定连接有若干阻流板(301),位于同一平面的若干所述阻流板(301)沿所述导电层(302)轴向等间隔设置,相邻两个平面的若干所述阻流板(301)交错设置,所述导电层(302)与所述电源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负电极(4)与所述正电极(3)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离子过滤组件包括正离子过滤箱(11),所述正离子过滤箱(11)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1101),所述正离子过滤箱(11)顶部侧壁开设有正离子进水孔(9),所述正离子区通过所述第一管路、正离子进水孔(9)与所述正离子过滤箱(11)连通,所述正离子过滤箱(11)底部与所述汇流箱(12)连通;
所述负离子过滤组件包括负离子过滤箱(10),所述负离子过滤箱(10)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滤网(1001),所述负离子过滤箱(10)顶部侧壁开设有负离子进水孔(8),所述负离子区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负离子进水孔(8)与所述负离子过滤箱(10)连通,所述负离子过滤箱(10)底部与所述汇流箱(1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修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流管(1)顶部的分水管(19),所述分水管(19)内壁中部顶面固定连接有分水盘(1901),所述分水管(19)端部与所述浮体(20)固定连接,所述浮体(20)内栽培有生态修复水生植物,所述汇流箱(12)底部连通有第三管路,所述汇流箱(12)与所述分水管(19)中部通过所述第三管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3)电性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控制箱(14)内,所述控制箱(14)内设置有控制器;
所述水泵(101)、感应器(18)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正电极(3)、负电极(4)、水泵(101)、感应器(18)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31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