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发酵液中提取L-高丝氨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9816.2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荣;冯志彬;张娟;张建龙;于天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27/40 | 分类号: | C07C227/40;C07C229/2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洒洒 |
地址: | 2640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提取 丝氨酸 方法 | ||
1.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L-高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发酵液预处理:发酵液调PH值范围为4-5.8,加入20-80mg/L水溶性壳聚糖絮凝剂,加热至60-80℃处理20-40分钟,促使水溶性杂蛋白絮凝沉淀,微滤膜除去菌体及絮凝体,获得发酵液清液4.8-5.0L,利用卷式超滤膜分离系统,截留分子量为0.5-10KDa,操作压力为2.0-4.0MPa,将发酵液清液中的小分子肽及短链蛋白等物质去除,收集超滤膜透过液4.7-5.0L;
步骤2、脱色:将步骤1收集的超滤膜透过液通入规格为5英寸活性炭纤维模块装置脱色,脱色温度为30℃-50℃,操作压力0.5MPa,获得脱色液4.7-5.0L,脱色液透光率为78.3%-87.2%,脱色后用70℃热水通入活性炭纤维模块装置进行在线再生循环使用;
步骤3、电去离子:将步骤2中脱色液送入电去离子装置的淡室中,在30V电压下运行,连续检测淡室溶液的导电率,当导电率降到500μs/cm时停止运行,脱盐得到脱盐液,收集脱盐液4.6-5.0L;
步骤4、浓缩过滤:将步骤3得到的脱盐液减压浓缩至L-高丝氨酸含量为90%-100%,浓缩液温度预冷至0℃-15℃,按每小时1倍体积向浓缩液中缓慢加入有机溶剂并以50r/min的速度搅拌混匀,待有机溶剂添加量达到浓缩液6-8倍体积时,停止搅拌育晶5-8小时,继续按每小时1倍体积流加有机溶剂至浓缩液10-12倍体积,在5℃条件下结晶16-20小时,抽滤烘干得到L-高丝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L-高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发酵液浓度为30-50 g/L,是利用大肠杆菌ZFgs012发酵产生,该菌株于2020年11月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中国北京,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153,分类命名为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L-高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水溶性壳聚糖絮凝剂制备步骤包括:
步骤1-1、配制质量体积比为1:10的壳聚糖溶液;
步骤1-2、加入冰乙酸调节PH值至3.8,充分搅拌并静置12h,其中壳聚糖
的脱乙酰度为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L-高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电去离子装置中淡室所添加的树脂为Cl型717树脂和Na型732树脂混合,浓室中加入0.02mol/L的氯化钠溶液,极室中加入0.2mol/L的硫酸钠溶液,操作电压为30V,得到的脱盐液电导率小于500μs/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发酵液中提取L-高丝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有机溶剂为乙醇、甲醇和丙酮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81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