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车辆停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9360.X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王成红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车辆 停放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辆停放系统,包括立体框架、支撑部和检测器,支撑部包括彼此之间具有高度差的升降机构和支撑板,在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处于入库状态的情况下,升降机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使得高度差逐渐减小至零,在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处于出库状态的情况下,升降机构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使得高度差呈周期性增大和减小的状态。本发明在使用时,托板能够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托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上,最终使得高度差减小,随后只需轻踩油门,前轮或后轮即可移动至支撑板上,进而能够缩短停车时间、停车油耗并且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车辆停放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广泛,城市人均汽车占有量不断增加,且仍以每20%到3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汽车的停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城市地面的空间有限,人们开始大量使用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有升降横移类、垂直循环类、多层循环类、水平循环类、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垂直升降类、简易升降类、汽车专用升降机9种,其中升降横移类以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造价低、规模可大可小等优点,在国内车库市场占有85%以上的市场份额。
升降横移类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通过横向移动底层载车板,使上层载车板可降落到地面进行车辆的存取,一般为多层立体结构,设置若干层停车层,每层停车层上并列停放若干辆车,主体框架采用型钢围合连接而成,框架的一侧面开口,其底层作为车辆进出的通道。每一个停车位都相应地设置载车板,底层停车层的载车板能横移不升降,顶层的载车板能升降不横移,而中间层的载车板既能横移,也可升降,每一个载车板都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驱动装置。中间层和底层停车层上必须至少有一个停车位空置,即不设置相应的载车板,而顶层载车板可将该停车层充满。地面层车位直接存取车辆,非地面层车位存取车时,需要位于待存取车位下方的车位的载车板先横移,使待存取车位的下方形成空位,然后该车位的载车板下降到达地面后方可存取车辆。
现有技术的机械式停车位在停车过程中存在两个安全隐患:一、通常,机械式停车位的宽度比车轮间距稍大,在以较大速度倒车入库时,车轮与停车位的间距不易掌控,进而车轮容易碾压停车位边缘,产生损坏车轮轮毂等风险。二、当前轮抵达坡面后,车体大部分已经位于停车位中,此时,车体的尾部与停车位后侧间距较小,车辆仍需要较大的速度或深踩油门才能使前轮移动完全进入停车位,由于车速较大,并且车体的尾部与停车位后侧间距较小,需要驾驶员及时深踩刹车以实现车辆的制动,刹车减速过慢,车辆容易冲出停车位,刹车减速过急,将降低停车过程中的舒适程度。
因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一种智能车辆停放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智能车辆停放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车辆停放系统,包括立体框架、支撑部和检测器,所述支撑部包括彼此之间具有高度差的升降机构和支撑板,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处于入库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使得所述高度差逐渐减小至零,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处于出库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使得所述高度差呈周期性增大和减小的状态。
优选的,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处于所述入库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配置为按照如下步骤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第三工作状态,使得所述高度差增大至最大值并保持不变:向驾驶员发送提供停车时长数据的请求,并基于所述停车时长数据确定车辆的出库时间;在停放该车辆的支撑板按照早于所述出库时间设定时长的方式提前由第一位置切换为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升降机构由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三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静态交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3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