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格作物筛选方法、作物栽培控制方法以及系统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9211.3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6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快必妥营销策划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00;G06K9/4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卢璐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格 作物 筛选 方法 栽培 控制 以及 系统 装置 | ||
1.一种合格作物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多个不同栽培条件下,分别根据作物在叶片生长期的实际叶片信息与预设叶片信息对作物进行筛选,将实际叶片信息符合所述预设叶片信息的作物记为第一预合格作物;
根据所述第一预合格作物在花蕾生长期的实际花蕾信息与预设花蕾信息对所述第一预合格作物进行筛选,将实际花蕾信息符合所述预设花蕾信息的第一预合格作物记为第二预合格作物;
根据所述第二预合格作物在果实生长期的实际果实信息与预设果实信息对所述第二预合格作物进行筛选,标记出实际果实信息符合所述预设果实信息的第二预合格作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作物在叶片生长期的实际叶片信息与预设叶片信息对作物进行筛选,将实际叶片信息符合所述预设叶片信息的作物记为第一预合格作物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作物在叶片生长期的实际叶片轮廓;
根据所述实际叶片轮廓与预设叶片轮廓对作物的叶片进行分类,若没有实际叶片轮廓与所述预设叶片轮廓匹配的叶片,则将该作物记为不合格作物,否则将实际叶片轮廓与所述预设叶片轮廓匹配的叶片记为第一参比叶片;
获取所述第一参比叶片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参比叶片的数量与叶片数量阈值对作物进行筛选,若第一参比叶片的数量低于所述叶片数量阈值,则将该作物记为不合格作物,否则将第一参比叶片的数量不低于所述叶片数量阈值的作物记为第一参比作物;
获取所述第一参比作物的实际叶片色值;
根据所述实际叶片色值与预设叶片色值范围对所述第一参比作物的叶片进行分类,若没有实际叶片色值不超过所述预设叶片色值范围的叶片,则将该第一参比作物记为不合格作物,否则将实际叶片色值不超过所述预设叶片色值范围的叶片记为第二参比叶片;
获取所述第二参比叶片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二参比叶片的数量与所述叶片数量阈值对所述第一参比作物进行筛选,若第二参比叶片的数量低于所述叶片数量阈值,则将该第一参比作物记为不合格作物,否则将第二参比叶片的数量不低于所述叶片数量阈值的第一参比作物记为第一预合格作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叶片轮廓包括实际叶片形状和实际叶片面积,所述预设叶片轮廓包括预设叶片形状和预设面积范围;
根据所述实际叶片轮廓与预设叶片轮廓对所述叶片分类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实际叶片形状与所述预设叶片形状对所述叶片分类,若没有实际叶片形状与所述预设叶片形状匹配的叶片,则将该作物记为不合格作物,否则将实际叶片形状与所述预设叶片形状匹配的叶片记为预参比叶片;
根据所述实际叶片面积与所述预设面积范围对所述预参比叶片分类,若没有实际叶片面积不超过所述预设面积范围的预参比叶片,则将该作物记为不合格作物,否则将实际叶片面积不超过所述预设面积范围的预参比叶片记为第一参比叶片。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预合格作物在花蕾生长期的实际花蕾信息与预设花蕾信息对所述第一预合格作物进行筛选,将实际花蕾信息符合所述预设花蕾信息的第一预合格作物记为第二预合格作物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预合格作物在花蕾生长期的实际花蕾体积;
根据所述实际花蕾体积与花蕾体积阈值对所述第一预合格作物的花蕾进行分类,若没有实际花蕾体积不低于所述花蕾体积阈值的花蕾,则将该第一预合格作物记为不合格作物,否则将实际花蕾体积不低于所述花蕾体积阈值的花蕾记为合格花蕾;
获取所述合格花蕾的数量;
根据所述合格花蕾的数量与花蕾数量阈值对所述第一预合格作物进行筛选,若合格花蕾数量低于所述花蕾数量阈值,则将该第一预合格作物记为不合格作物,否则将合格花蕾数量不低于所述花蕾数量阈值的第一预合格作物记为第二预合格作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快必妥营销策划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快必妥营销策划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92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