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镜操作器械用自动操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8735.0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杨惠芳;瞿金妙;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许建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器械 自动 操控 装置 | ||
1.一种内镜操作器械用自动操控装置,包括有成软管式结构设置的内镜器械本体(1)和用于收纳内镜器械本体(1)的壳体(2),所述内镜器械本体(1)包括有外管件和内管件,其特征是:所述壳体(2)包括有用于收纳内镜器械本体(1)的环形容腔(21),所述环形容腔(21)内转动连接有用于供内镜器械本体(1)卷绕的卷绕转轮(3),所述壳体(2)与卷绕转轮(3)之间设置有能够带动卷绕转轮(3)复位转动的平面涡卷弹簧(4),所述平面涡卷弹簧(4)一端与壳体(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卷绕转轮(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上开设有与环形容腔(21)连通并且用于供内镜器械本体(1)头端伸出的释放口(22),所述释放口(22)位于壳体(2)的外轮廓侧壁上,内镜器械本体(1)从释放口(22)被向外牵引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带动卷绕转轮(3)转动从而使得平面涡卷弹簧(4)在平面内扭转蓄能;
所述壳体(2)上还设有能够限制卷绕转轮(3)在环形容腔(21)内转动的限制结构(5),所述限制结构(5)限制卷绕转轮(3)在环形容腔(21)内转动的作用力大于平面涡卷弹簧(4)带动卷绕转轮(3)复位转动的作用力;
所述壳体(2)上还开设有与环形容腔(21)连通并且用于供内镜器械本体(1)尾端伸出的避让口(23),所述避让口(23)与环形容腔(21)相适配成环形结构设置并且位于壳体(2)的端面侧壁上,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管件尾端的安装架(24),位于避让口(23)至安装架(24)之间的内镜器械本体(1)长度不小于安装架(24)至距离其最远的避让口(23)之间的间距,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牵引内管件的操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操作器械用自动操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制结构(5)包括有设置在卷绕转轮(3)上的限位翻边(31)、和设置在壳体(2)内能够与限位翻边(31)抵接的摩擦垫(51)、和设置在壳体(2)上用于操控摩擦垫(51)的操控件(52),所述限位翻边(31)成环形结构并且与卷绕转轮(3)同轴设置,所述操控件(52)在自然状态下能够始终按压着摩擦垫(51)抵压在限位翻边(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操作器械用自动操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操控件(52)包括有设置在壳体(2)上用于供摩擦垫(51)安装的弹性翘片(521)、和用于操控弹性翘片(521)的按钮(522),所述摩擦垫(51)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弹性翘片(521)的两端,所述按钮(522)抵压在弹性翘片(521)的中部,所述摩擦垫(51)与按钮(522)分别位于弹性翘片(521)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镜操作器械用自动操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按钮(522)的端部与弹性翘片(521)的中间铰接设置,所述按钮(522)和/或弹性翘片(521)与壳体(2)之间设置有能够带动摩擦垫(51)弹性抵压在限位翻边(31)上的弹性件(5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操作器械用自动操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卷绕转轮(3)的外侧壁上环绕设置有能够供内镜器械本体(1)嵌入的容线槽(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操作器械用自动操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操控结构包括有中部铰接在壳体(2)上的手柄(25),所述内管件尾端与手柄(25)一端连接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87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