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端子的电线以及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3931.9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岩泽英彦;永野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52;H01R13/02;H01R4/18;H01R4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电线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带端子的电线,具有:
电线,所述电线具有由导体形成的芯线和由覆盖所述芯线的周围的绝缘材料形成的覆皮部;以及
压接端子,所述压接端子具有:基部,所述基部沿轴向延伸;第一筒,所述第一筒从所述基部向与所述轴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并且以将芯线露出部的外周包围的状态被压接,其中在所述芯线露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筒和所述基部之间的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中的外周面向外部露出;第二筒,所述第二筒从所述基部向所述交叉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筒相比位于所述轴向的后侧,以将所述电线的所述覆皮部的外周包围的状态被压接;及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一筒与所述第二筒之间使所述芯线露出部和所述覆皮部向外部露出,
所述带端子的电线的特征在于,
形成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防腐蚀部,所述防腐蚀部至少将所述开口部覆盖,
在所述覆皮部上配置有粘接部件,所述粘接部件具有基材和在所述基材的两面上形成的粘接层,并且
所述粘接部件在所述第二筒压接于所述覆皮部的状态下以弹性变形的状态被保持,且内侧粘接层粘接于所述覆皮部的外周,外侧粘接层以沿着所述第二筒压接于所述覆皮部的状态下的所述第二筒的内周面的方式粘接于所述第二筒的内周,
所述第二筒以第一覆皮紧固部和第二覆皮紧固部相互重叠的方式压接于所述粘接部件和所述覆皮部,
在所述第一覆皮紧固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覆皮紧固部重叠的部位形成有阶梯部,所述粘接部件的端部相互重叠的部位被填充于所述阶梯部与所述覆皮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端子的电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件在所述轴向上至少配置在从所述覆皮部与所述第二筒重叠的区域起到比所述第二筒的后端更靠后方的位置。
3.一种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具有:
电线,所述电线具有由导体形成的芯线和由覆盖所述芯线的周围的绝缘材料形成的覆皮部;以及
压接端子,所述压接端子具有:基部,所述基部沿轴向延伸;第一筒,所述第一筒从所述基部向与所述轴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并且以将芯线露出部的外周包围的状态被压接,其中在所述芯线露出部,位于所述第一筒和所述基部之间的所述电线的所述芯线中的外周面向外部露出;第二筒,所述第二筒从所述基部向所述交叉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筒相比位于所述轴向的后侧,以将所述电线的所述覆皮部的外周包围的状态被压接;及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在所述第一筒和所述第二筒之间使所述芯线露出部和所述覆皮部向外部露出,
所述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剥皮工序,将所述电线的所述覆皮部剥除而形成芯线露出部;
粘接部件粘贴工序,将粘接部件以粘接层包围所述覆皮部整周的方式贴附于所述电线的所述覆皮部,所述粘接部件具有基材和在所述基材的两面上形成的所述粘接层;
载置工序,以所述第二筒和所述粘接部件重叠的方式将所述电线载置在压接前的所述压接端子;
压接工序,将所述电线与压接前的所述压接端子压接,所述第二筒以第一覆皮紧固部和第二覆皮紧固部相互重叠的方式压接于所述粘接部件和所述覆皮部,在所述第一覆皮紧固部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覆皮紧固部重叠的部位形成有阶梯部,所述粘接部件的端部相互重叠的部位被填充于所述阶梯部与所述覆皮部之间;以及
防腐蚀部形成工序,至少向所述开口部涂布防腐蚀剂,并使所述防腐蚀剂固化而形成防腐蚀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9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