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色圆偏振发光有机微纳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3685.7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钟羽武;李仲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13/06 | 分类号: | C07D213/06;C07D213/127;C07D401/14;C07C309/19;C07C303/32;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吴利芳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色 偏振 发光 有机 晶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白色圆偏振发光有机微纳晶体,其特征在于,为能量给体和能量受体的二元掺杂体系,所述能量给体和能量受体均为离子型质子化吡啶盐复合物;
所述离子型质子化吡啶盐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
所述离子型质子化吡啶盐复合物由2,2’-二(2-吡啶)-1,1’-联苯衍生物的阳离子与樟脑磺酸根阴离子组成,式I中,*表示樟脑磺酸根的手性,樟脑磺酸根为左手性(L)或右手性(D),R基团为芳香取代基,所述能量给体和能量受体的R基团不相同;
所述能量给体中,R基团为联苯基;
所述能量受体中,R基团为咔唑乙烯基。
2.一种白色圆偏振发光有机微纳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圆偏振发光有机微纳晶体,以具有不同R基团的2,2’-二(2-吡啶)-1,1’-联苯衍生物和手性樟脑磺酸为原料,分别制备得到能量给体分子原液和能量受体分子原液,其中2,2’-二(2-吡啶)-1,1’-联苯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I所示:
将能量给体分子原液和能量受体分子原液混合,制备得到所述有机微纳晶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能量给体分子原液:
以2,2’-二(2-吡啶)-1,1’-联苯衍生物为质子受体,以樟脑磺酸为质子给体和手性源,四氢呋喃为溶剂进行溶解,得到所述能量给体分子原液;所述能量给体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R基团为联苯基;
步骤2、制备能量受体分子原液:
以2,2’-二(2-吡啶)-1,1’-联苯衍生物为质子受体,以樟脑磺酸为质子给体和手性源,四氢呋喃为溶剂进行溶解,得到所述能量受体分子原液;所述能量受体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R基团为咔唑乙烯基;
步骤3、将上述能量给体分子原液和能量受体分子原液在常温和超声条件下进行混合,室温静置后过滤得到白色圆偏振发光有机微纳晶体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2,2’-二(2-吡啶)-1,1’-联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1、由4-溴-2-苯基吡啶在催化剂及氧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自身偶联反应得到2,2’-二(4-溴-2-吡啶)-1,1’-联苯中间体;
步骤12、由所述中间体及芳基化合物在催化剂及碱的作用下进行偶联反应得到所述2,2’-二(2-吡啶)-1,1’-联苯衍生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2中,所述芳基化合物为芳基硼酸、芳基硼酸酯和芳基烯烃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能量给体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00~450n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能量受体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50~600nm。
8.一种白色圆偏振发光有机微纳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圆偏振发光有机微纳晶体,以具有不同R基团的2,2’-二(2-吡啶)-1,1’-联苯衍生物和手性樟脑磺酸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直接混合制备得到所述有机微纳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6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