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手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2935.5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董艳美;王冠凤;石艳丽;钱晓路;周雪;郭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6 | 分类号: | C08J7/06;A41D19/01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手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手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医用手套内表面上附有涂层,所述涂层的成分为四氢嘧啶类物质,或者是四氢嘧啶类物质和色氨酸的混合物。本发明医用手套内部设有涂层,该涂层非常薄,在不影响手套本身的使用手感和不增加手套渗透风险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手套长时间紧密贴合皮肤造成的汗渍分泌积累,减轻手套内部湿度过高造成的不适感,保护皮肤尤其是角质层,避免手指及手心部位角质层吸水过多而发生受损褶皱,能降低长期、高频次佩戴手套后由于手套材质(如乳胶)造成的皮肤过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手套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能减少汗液分泌、保护皮肤的医用手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手套是常见的医用防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起双向防护作用,一方面保护医护人员手部皮肤不被损伤和感染,另一方可防止患者被医护人员手部所携带的细菌和脏物所浸入。医用手套的使用是手卫生和职业防护的一部分,高质量的医用手套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可提高手卫生并减少医务人员职业伤害。日常生活中,医用手套也用于一些特殊场景中,如宠物护理等。
目前,医用手套主要有两类,其一为橡胶乳胶或橡胶溶液制成的手套,另一类是聚氯乙烯制成的手套。其中,橡胶医用手套又可按胶乳的材质分为主要由天然橡胶胶乳制造的手套和主要由丁腈橡胶胶乳、氯丁橡胶胶乳、丁苯橡胶溶液、丁苯橡胶乳液或热塑性弹性体溶液等制造的手套。实际使用过程中,医用手套存在着一些问题:(1)长时间佩戴手套造成手部大量出汗,手套内部湿度过高,形成不适感,同时,长时间处于高湿环境,皮肤角质层受损并发生褶皱。(2)手套材质致敏,如天然乳胶导致的乳胶过敏症等。针对这些问题,专利CN 205107888 U通过在医用手套手掌部位设置吸汗棉网,以吸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产生的汗渍;专利CN 111364120 A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医用手套内胆加工用超吸水纤维材料,但医用手套内部纤维材料的添加势必会影响手套的使用手感,干扰精细操作,手套和内胆纤维材料的结合也会大大增加医用手套发生渗透的几率,影响手套的防护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手套,该医用手套内表面设有涂层,该涂层在不影响手套本身的使用手感、不增加使用过程中的渗透风险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手套长时间紧密贴合皮肤造成的汗渍分泌积累,减轻手套内部湿度过高而形成的不适感,保护皮肤尤其是角质层,避免或减轻手指及手心部位角质层吸水过多而受损褶皱,同时能降低长期、高频次佩戴手套后由于手套材质(如乳胶)造成的皮肤过敏。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手套,所述医用手套内表面上附有涂层,所述涂层的成分为四氢嘧啶类物质,或者是四氢嘧啶类物质和色氨酸的混合物。
四氢嘧啶为嗜盐微生物为了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防止细胞脱水而在胞内合成并积累的相容性溶质,它与细胞内的新陈代谢相容且不影响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功能或生理过程。四氢嘧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渗透压补偿溶质,而且对处于高温、高盐、冷冻、干燥、辐射等不良环境刺激下的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生物膜、蛋白质、酶和核酸)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保护剂。这种氨基酸衍生物与其周围的水分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以在表皮细胞内外形成稳定的保护层,以此包围细胞、酶、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四氢嘧啶可恢复和稳定角质层屏障功能,从而依据其科学的防护和抗炎功效而增加皮肤含水量。因此四氢嘧啶在化妆品、细胞保护剂、生物制剂稳定剂、药物制剂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应用于皮肤上具有保护皮肤细胞的细胞膜、保湿(长效保湿)、抗炎(保护免疫细胞,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皮肤修复、减少UV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色氨酸又称β-吲哚基丙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是一种疏水性氨基酸,在水中微溶,可用于妊娠期妇女营养补充剂和乳幼儿的特殊奶粉,常用于烟酰胺缺乏引起的糙皮病,能够被人体代谢,对使用者无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9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