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门用密封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651.6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浩;桥口总太郎;饭田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10/86 | 分类号: | B60J10/86;B60J10/20;B60J1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密封材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不使密封材料所引起的门关闭性恶化的情况下,使浸入到门的上端部与车身之间的水难以与门开闭装置接触的汽车门用密封材料。密封材料(1)具备上边密封部(3)和纵边密封部(4)。在上边密封部(3)设置有在门关闭时与车身弹性接触的外侧密封唇(35)和内侧密封唇(36)。在外侧密封唇(35)与内侧密封唇(36)之间形成有导水槽(S)。纵边密封部(4)的上部具有与导水槽(S)的端部连通的水流入口(71)。纵边密封部(4)的下部延伸到比门开闭装置更靠向下方的位置,并且具有排水口。在纵边密封部(4)的内部形成有从水流入口(71)延伸到排水口的排水路径(R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配置于汽车的门上的汽车门用密封材料。
背景技术
以往,在汽车的门上安装有用于将该门与车身的门开口部之间密封的密封材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专利文献1的密封材料通过沿窗框的上边部向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部分、沿窗框的后纵边部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部分等连接而构成,并遍及门的全周而安装。沿窗框的上边部延伸的挤出成形部的截面具有安装在窗框上的基底部、与基底部一体成形的车厢外侧的挤出成形部密封唇及车厢内侧的挤出成形部密封唇,在门关闭时,这些密封唇与车身弹性接触,确保密封性。挤出成形部的后端部与模具成形部连续,该模具成形部也具备安装在窗框上的基底部。在模具成形部上设置有与车厢内侧的挤出成形部密封唇连续的模具成形部密封唇。另外,在模具成形部密封唇的后端部附近,以向车厢内外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支承壁部。
专利文献2的密封材料为上下方向较长的形状,被安装在门的后端部。在该密封材料的上端部形成有上端开口部,另一方面,在下端部形成有排水口,另外在密封材料设置有从上端开口部到排水口的连续的中空部。通过该密封材料,能够将浸入门的上端部与车身之间的水从密封材料的上端开口部导入中空部而从排水口排出。
专利文献3的密封材料被安装在滑动门的上端部。在密封材料设置有向上方开口的接水部,在该接水部的底部形成有排水孔。另外,在密封材料的车厢外侧配置有前后方向较长的分隔密封材料。从上方流动的水在分隔密封材料的上表面流动,并且在流动到接水部之后,从排水孔排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159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0725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9-1890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密封材料的情况下,由于沿窗框的上边部延伸的挤出成形部密封唇与模具成形部密封唇在前后方向上连续,因此浸入门的上端部与车身之间的水容易沿挤出成形部密封唇及模具成形部密封唇向后侧流动。流动到模具成形部密封唇的后端部的水有可能向其下方流动而与门开闭装置接触。如果水与门开闭装置接触,则在寒冷地区有时会冻结而给门的开闭造成障碍。
因此,如专利文献2那样,如果在门的后端部设置具备上端开口部、中空部以及排水口的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密封材料,则能够将浸入门的上端部与车身之间的水引导至比门开闭装置更靠向下方的位置,能够抑制水与门开闭装置接触。
但是,由于专利文献2的密封材料仅设置在门的后端部,因此需要在比该密封材料更靠向前侧的位置设置该专利文献2的图14所记载的中空结构的密封材料来确保密封性。该中空结构的密封材料在关闭门的瞬间作用于该门的反作用力容易变高,结果,存在关闭门所需的力增大,门关闭性恶化的忧虑。考虑到这一点,如果采用如专利文献1的密封材料那样的基于密封唇的密封结构,则能够避免门关闭性的恶化,但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对门开闭装置没有采取任何针对水的对策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