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管壁厚度测量的校准方法及校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7987.8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飞;罗锡阳;曹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6 | 代理人: | 罗伟添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管壁 厚度 测量 校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管材管壁厚度测量的校准方法,运行于管材管壁厚度测量的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装置包括光学传感器A、光学传感器R、光学传感器Q、光学传感器S、光学传感器N;所述光学传感器R、光学传感器Q、光学传感器S、光学传感器N围成一个圆形,所述光学传感器R、光学传感器Q、光学传感器S、光学传感器N分别均匀分布于该圆形的圆周上,所述光学传感器R、光学传感器Q、光学传感器S、光学传感器N分别指向管材的外壁,所述光学传感器A位于圆形的圆心上,所述光学传感器A指向管材的内壁,所述光学传感器R、光学传感器Q、光学传感器S、光学传感器N分别位于管材的外壁外侧,所述光学传感器A位于管材的内部;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A用于沿AR、AQ、AS、AN方向进行测距,所述光学传感器R、光学传感器Q、光学传感器S、光学传感器N分别用于沿RA、QA、SA、NA方向进行测距;
所述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位于圆心的光学传感器A及与位于圆周上的光学传感器R测得的数据,计算管材的管壁厚度C1;
B:计算并获取管材的圆心坐标B(X,Y);
C:根据获取的圆心坐标B(X,Y),计算管材的实际内径;
D:根据管材实际外径及实际内径,计算管材在AR方向的实际管壁厚度wall1;
E:将管材的管壁厚度C1与实际管壁厚度wall1相比对,并对管材的管壁厚度进行校准;
在步骤A中,计算管材的管壁厚度C1具体包括:
C1=AR-RD-AK;
其中,AR为光学传感器A至光学传感器R的距离;RD为光学传感器R测得的其至管材的外壁D点的距离;AK为光学传感器A测得的其至管材的内壁K点的距离;
步骤B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Y轴的坐标:Y=(SP-RD)/2;
X轴的坐标:X=(NL-QG)/2;
其中,SP为光学传感器S测得的其至管材外壁P点的距离,所述光学传感器S与光学传感器R在圆周上上下相对设置;
NL为光学传感器N测得的其至管材外壁L点的距离;QG为光学传感器Q测得的其至管材的外壁G点的距离;所述光学传感器N与光学传感器Q在圆周上左右相对设置;
在步骤C中,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获取的圆心坐标B(X,Y),计算线段DA与线段AB之间的夹角α的余弦值COSα;
根据COSα计算管材实际管壁厚度wall1;
其中,线段DA为管材的外壁上的D点与光学传感器A所处的圆心之间的连线,所述线段AB为光学传感器A所处的圆心至管材的圆形坐标B(X,Y)的连线;
根据获取的圆心坐标B(X,Y),计算线段DA与线段AB之间的夹角α的余弦值COSα,具体包括:
线段DA、线段AB、线段BD围成一个三角形,在该三角形中:
DA=AR-RD;
BD=管材外径/2;
COSα=(AB^2+AD^2-BD^2)/2*AB*AD;
线段BD为管材外壁上的D点至管材的圆心坐标B(X,Y)的连线;
根据COSα计算管材的实际管壁厚度wall1,具体包括:
线段AK、线段AB、线段BK围成一个三角形,在该三角形中:
BK^2=AK^2+AB^BK^2=AK^2+AB^2-2*AK*AB*COSα;
wall1=管材实际外径-r;
其中,线段BK为管材的圆心B(X,Y)至管材内径上的K点的连线;r为管材的内径半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管壁厚度测量的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之前还包括:
计算管材不同于AR方向的其他方向的实际管壁厚度wall2,并判断实际管壁厚度wall1与实际管壁厚度wall2是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9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