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钢管生产线的下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7603.2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方赫;孙兴武;秦鹏;何俊廷;陆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1/00 | 分类号: | B65G61/00;B65G57/03;B65G47/90;B65G43/10;B65G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钢管 生产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钢管生产线的下料装置,包括汽车生产线的钢管传送机构,钢管传送机构的一侧设有钢管盛放架,钢管传送机构对应钢管盛放架处设有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架;横移轨道上滑动安装有横移滑块,横移滑块的中部贯穿螺纹连接有横移螺纹杆,横移螺纹杆的一端与一侧的支撑架转动相连,另一侧的支撑架的侧壁上端设有横移驱动电机,本发明可使汽车生产线的钢管传送机构传送的汽车钢管排列整齐的存放在钢管盛放架上,且下料过程减少汽车钢管之间的磕碰,避免汽车钢管在下料过程中发生相互磕碰造成的损伤,增加汽车钢管的生产质量,且装置可通过逻辑编辑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自动运行,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钢管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汽车钢管生产线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钢管生产线末端为下料装置,针对汽车钢管的下料,现有技术中有的采用倾斜输送方式使得汽车钢管根据自身重力滑落,有的采用对汽车钢管吹气驱动的方式使其滑落,上述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汽车钢管卡料以及滑落不及时的现象,且滚动的钢管之间会发生磕碰的现象,容易造成钢管外表面划痕,影响汽车钢管的生产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钢管生产线的下料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钢管生产线的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钢管生产线的下料装置,包括汽车生产线的钢管传送机构,所述钢管传送机构的一侧设有钢管盛放架,所述钢管传送机构对应钢管盛放架处设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之间设有横移轨道,所述横移轨道上滑动安装有横移滑块,所述横移滑块的中部贯穿螺纹连接有横移螺纹杆,所述横移螺纹杆的一端与一侧的支撑架转动相连,另一侧的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端设有横移驱动电机,所述横移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侧的支撑架并与横移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所述横移滑块的下端对称连接有抬升伸缩杆,一侧的所述抬升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侧壁上水平固定安装有装夹伸缩杆,另一侧的所述抬升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定位块,所述装夹伸缩杆的伸缩端贯穿定位块并设有伸入块。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装置还包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于靠近定位块的钢管传送机构上,所述安装架上且位于钢管传送机构的上方设有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横移驱动电机、抬升伸缩杆、夹装伸缩杆和红外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传送机构包括生产线架,所述生产线架的上端设有L型长板,所述L型长板的水平长板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开口,所述L型长板的竖直长板上与开口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输送驱动电机,所述输送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轴面穿过开口高出L型长板的竖向长板上表面,伸入所述L型长板内的汽车钢管生产线上的汽车钢管可在输送驱动电机驱动转轴旋转带动下沿L型长板长度方向输送。
进一步地,所述伸入块为圆柱块,所述伸入块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滚珠,所述伸入块远离装夹伸缩杆的端面上设有半球块。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远离安装块一侧的端面边缘对称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环的端面固定相连,所述固定环远离连接杆一端的端面上嵌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之间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且位于料传送机构的上方设有夹料定位行程开关,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且位于钢管盛放架的上方均匀设有放料定位行程开关,所述横移滑块的上端中部设有与夹料定位行程开关和放料定位行程开关匹配使用的触发块,所述夹料定位行程开关和放料定位行程开关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