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MA的自复位装配式钢板剪力墙及其施工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7450.1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勋;钱辉;祝运运;刘斯奇;张哲;路晨;于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2/58;E04B2/6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张微微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ma 复位 装配式 钢板 剪力 及其 施工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MA的自复位装配式钢板剪力墙及其施工安装方法,所述剪力墙包括两根结构柱,所述两根结构柱之间平行设置有至少两根工字钢梁,任意相邻两根工字钢梁之间安装有一块具有至少一组平行对边的内嵌钢板,所述内嵌钢板的一组平行对边分别通过螺栓固装在两根工字钢梁上,所述结构柱与所述内嵌钢板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内嵌钢板上设置有SMA绞线单元,所述SMA绞线单元包括SMA绞线槽道和SMA绞线,所述SMA绞线槽道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所述内嵌钢板上的加劲肋,所述SMA绞线位于所述SMA绞线槽道内,且两端分别固装在内嵌钢板上;所述剪力墙还包括多个辅助连接装置,每个辅助连接装置的两个侧边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工字钢梁螺栓和所述内嵌钢板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抗震结构体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基于SMA的自复位装配式钢板剪力墙及其施工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从钢板剪力墙提出至今,钢板剪力墙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厚钢板剪力墙到薄钢板剪力墙,再到屈曲约束型钢板剪力墙的过程。现有的钢板剪力墙体系按照内嵌墙板受力性能的不同分为:厚钢板剪力墙、薄钢板剪力墙、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包括加劲钢板剪力墙以及防屈曲板剪力墙)、钢板-混凝土组合钢板剪力墙以及其他类型钢板剪力墙(包括开洞钢板剪力墙、开缝钢板剪力墙及波纹钢板剪力墙)。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兴起,钢板剪力墙也开始由最初的全焊接,开始转型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以实现装配化需求。采用螺栓连接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可以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大量焊接所造成的应力集中和初始缺陷。同时,装配式钢板剪力墙的优势还在于:钢板剪力墙自身不承受竖向荷载,但其可以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在地震作用下率先屈服耗能,保证梁柱主体结构的完好,提高结构抗倒塌能力;震后可将屈服后的装配式钢板剪力墙拆除并替换修复,便于结构抗震性能恢复到震前水平。该优势对于中、强震都有很好的效果,但对于较频繁的小震,非加劲薄钢板剪力墙可能也会出现屈曲,此时结构还可提供较好的耗能能力,但初始刚度下降较多,需要对其进行修复,但并不经济。同时,由于钢板剪力墙延性较好,结构震后残余位移可能较大,从而进一步增大了震后修复的难度。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基于SMA的自复位装配式钢板剪力墙及其施工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SMA的自复位装配式钢板剪力墙,包括两根结构柱,所述两根结构柱之间平行设置有至少两根工字钢梁,任意相邻两根工字钢梁之间安装有一块具有至少一组平行对边的内嵌钢板,所述内嵌钢板的一组平行对边分别通过螺栓固装在两根工字钢梁上,所述结构柱与所述内嵌钢板之间存在间距;
所述内嵌钢板上还设置有SMA绞线单元,所述SMA绞线单元包括SMA绞线槽道和SMA绞线,所述SMA绞线槽道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所述内嵌钢板上的加劲肋,所述SMA绞线位于所述SMA绞线槽道内,且两端分别固装在内嵌钢板的与所述SMA绞线槽道的两端相对应的两条边上。
基于上述,所述内嵌钢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SMA绞线单元,且位于所述内嵌钢板一侧的SMA绞线单元与位于所述内嵌钢板另一侧的SMA绞线单元成空间交叉。
基于上述,所述内嵌钢板为具有至少一组平行对边的六边形内嵌钢板或八边形内嵌钢板。
基于上述,所述内嵌钢板上布设有至少一条横向加劲肋和/或竖向加劲肋,所述内嵌钢板的边缘还固装有边缘加劲肋,两条平行设置的边缘加劲肋分别通过螺栓固装在两根工字钢梁上,对应设置在所述SMA绞线槽道两端的边缘加劲肋上分别固定有所述SMA绞线的一端。
基于上述,还包括多个辅助连接装置,所述辅助连接装置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工字钢梁螺栓连接,所述辅助连接装置的第二侧边与所述内嵌钢板的一条边缘加劲肋螺栓连接;所述辅助连接装置的第二侧边还固定有所述SMA绞线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吸收闭合夹
- 下一篇:一种能够对轮胎降温的防逆行减速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