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冠心病风险评估、诊断的circRNA标志物及其检测试剂和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5670.0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思英;李煌元;黄淑娜;孙义;曾昭楠;林少炜;谢骁旭;徐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C12N15/113;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池明霞;林祥翔 |
地址: | 35012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冠心病 风险 评估 诊断 circrna 标志 及其 检测 试剂 试剂盒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冠心病风险评估和/或诊断的circRNA标志物,该circRNA标志物为hsa_circ_0001946,其c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对于冠心病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其区分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和正常对照外周血的AUC可达到0.838,灵敏度达到0.809,特异度达到0.736。因此,该circRNA标志物可用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评估,为冠心病诊断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提高冠心病的预防和诊断水平。并且,在结合circRNA标志物、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和糖尿病这四个变量进行联合分析时,可进行冠心病诊断,诊断结果准确性高。本发明还涉及该circRNA标志物的检测试剂和试剂盒,均包括针对hsa_circ_0001946的特异性引物,即如SEQ ID NO:2所示的特异性上游引物,以及如SEQ ID NO:3所示的特异性下游引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冠心病风险评估、诊断的circRNA标志物及其检测试剂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俗称冠心病,是全球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目前成年人中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比例较低,只有0.2%,并且有1100万冠心病患者,是导致早期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尽管目前冠心病的负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学问题,但努力主要集中在疾病的治疗上而不是在预防上。因此,将重点从干预转移到同等重视冠心病的预防将具有重大意义。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新发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non-codingRNA,ncRNA),是RNA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与含有5’帽状结构与3’腺苷酸尾巴的线性RNA不同,circRNA形成特殊的共价闭合环状结构,既没有5’-3’极性,亦无多聚腺苷酸尾巴。circ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内源性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circRNA在人体细胞中广泛表达,并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具有高稳定性,而且在组织或发育阶段的表达也具有特异性。circRNA可能成为癌症早期诊断标志物,深入研究circRNA的表达及调控机制可提高相关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水平。
CircRNA CDR1as(也称为hsa_circ_0001946,也是ciRS-7)是明星分子,既往已有研究显示,CircRNA CDR1as与心肌梗死、肿瘤等疾病存在关联。但是,hsa_circ_0001946与冠心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冠心病风险评估、诊断的circRNA标志物。该circRNA标志物可为冠心病诊断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且对于冠心病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新型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评估和/或诊断,提高冠心病的预防和诊断水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冠心病风险评估和/或诊断的circRNA标志物,所述circRNA标志物为hsa_circ_0001946,其c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优选的,所述冠心病包括单纯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症,所述冠心病合并症包括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量检测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circRNA标志物的检测试剂,所述检测试剂包括针对hsa_circ_0001946的特异性引物;
所述特异性引物的序列如下:
上游引物:AGTCTTCCATCAACTGGCTCA(如SEQ ID NO:2所示),以及
下游引物:GACACAGGTGCCATCGGA(如SEQ ID NO:3所示)。
优选的,所述检测试剂还包括内参引物,所述内参引物为GAPDH,所述内参引物的序列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未经福建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升降台
- 下一篇:半自主仿生扑翼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