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织间插植导板的制作方法和组织间插植导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3231.6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8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娴雅;高琨;付庆国;邓烨;汪伦;谈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苏州普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6/10 | 分类号: | A61M36/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53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间插植 导板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织间插植导板的制作方法和组织间插植导板,该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患者进行阴道填塞,并通过扫描获取患者影像信息;S2:根据患者影像信息勾画阴道轮廓、靶区和危及器官,以获取轮廓结构数据;S3:根据勾画的阴道轮廓、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位置和形状进行插植针道设计,以获取插植针道计划模型;S4:输出插植针道计划模型并三维重建插植导板,以获取插植导板三维重建模型。通过本发明的组织间插植导板的制作方法,能得到符合患者个体化生理特征的插植导板,该导板使用过程较常规施源器更安全、更快捷,同时能得到更好的剂量曲线,减少患者的治疗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织间插植放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织间插植导板的制作方法和组织间插植导板。
背景技术
组织间插植放疗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局部肿瘤较大、肿瘤偏心性生长、侵犯盆壁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该技术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能够提升近期缓解率及控制率,减少并发症并降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利用放射源近源处剂量极高,随着距离的增加,剂量迅速跌落的特点,使得病灶受高剂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
组织间插值放疗已发展百余年,目前普遍采用常规插植施源器进行治疗。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发现常规插植施源器适形性、灵活性差,在某些情况下,亚洲女性患者无法使用已有的常规施源器进行治疗。对于宫旁受侵范围大、形状不规则的肿瘤,常规施源器往往难以满足剂量需求;同时常规施源器无植入深度的指示,需通过CT或超声的不断引导,费时费力的同时,增加了临床操作的难度及患者的痛苦。使用常规施源器进行治疗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依据查体结果和影像资料确定插植的位置、方向及深度,进而准确无误地实施插植,国内有这种能力的医生并不多,因而限制了该项技术的使用。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临床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尝试,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组织间插植导向模板。目前已有的模板是在圆柱状的阴道塞子上均匀分布插植针道,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肿瘤特点选定其中的针道进行插植。上述的导向模板虽然可以解决插植针在三维空间不相交的问题,同时具有一定的个体特征,但是导向模板为统一的圆柱状,患者的舒适程度不高,同时等间隔的插植针道降低了导向模板的利用率,无法达到最理想的剂量适形度。因此,设计有效、安全、便捷的插植模板,以还原最理想的治疗方案对组织间插植放疗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织间插植导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患者进行阴道填塞,并通过扫描获取患者影像信息;S2:根据患者影像信息勾画阴道轮廓、靶区和危及器官,以获取轮廓结构数据;S3:根据勾画的阴道轮廓、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位置和形状进行插植针道设计,以获取插植针道计划模型;S4:输出插植针道计划模型并三维重建插植导板。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在进行阴道填塞后,在阴道外缘2cm处的纱布上放置铅点以用于标记插植导板的底面,然后通过扫描获取患者影像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S3包括:S30:以铅点所在平面为底面,设置插植针道的起点,在靶区顶端选取插植针道的终点,通过确定插植针道的起点及终点来确定插植针道的位置和方向,然后进行至步骤S31;S31:根据插植针道的起点及终点重建插植针道,然后进行至步骤S32;S32:根据靶区形状设置放射源驻留点,然后进行至步骤S33;S33:设置靶区处方剂量和危及器官约束条件,优化放射源驻留点位置及时间,以获得剂量分布优化结果,然后进行至步骤S34;S34:评估剂量分布优化结果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如果不满足,则跳转到步骤S33以重新调整约束条件,否则进行至步骤S35;S35:跳转至步骤S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苏州普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苏州普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3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建筑的中空双层玻璃幕墙结构体组件
- 下一篇:光滤波器结构和光学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