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2035.7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崔涛;张继清;刘惠敏;齐春雨;王达麟;宋冉;王秀妍;宋乐阳;张建芳;高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0 | 分类号: | E02D5/10;E02D5/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睿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李薇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式 地下 连续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预制地下连续墙墙体单元;开挖地下连续墙沟槽;在每个墙体单元的第二、三凹槽内粘贴橡胶囊体;在墙体单元上的缝隙和第四凹槽内安装第二、第一钢件;向沟槽内放入第一墙体单元;沿墙体单元的第一凹槽插入第二墙体单元,使第二墙体单元的凸榫嵌入第一墙体单元的第一凹槽中,并使第二钢件和第1钢件相互拉结;沿地下连续墙沟槽方向连续插入后续墙体单元,在第一、二墙体单元接缝处的囊体内注入液态注浆体;向第二钢件的钢花管内注入水泥基浆液;施工多个墙体单元后,在墙体单元与沟槽间的缝隙内灌注水泥浆浆液,置换间隙处的泥浆;按上述步骤直至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其施工速度快、防水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繁忙地段开挖基坑工程时,采用传统现浇地下连续墙施工往往长时间占用道路、影响交通,且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对周边环境极易造成不良影响。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具有预制批量标准化生产、质量可控、施工进度快等优点,符合节能、环境保护的要求。
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墙段自身的防水性能优良,幅间接缝处的防水效果决定着整个工程的防水成败。现阶段,工程上主要通过在接缝处后浇混凝土、注浆等措施进行止水,施工费时费力,施工效果不易控制,极易造成接缝处渗漏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施工、防水性能较好的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单元,其中:
在每个所述墙体单元的一侧连接面上形成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墙体单元另一侧的连接面上形成有凸榫和第三凹槽;所述凸榫和第一凹槽的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形状相同、位置相对应;
在所述墙体单元靠近所述第一凹槽处预埋固定有第一钢件,第一钢件内部形成空腔且外侧形成有开口,在所述凸榫上嵌入安装有第二钢件,所述第二钢件由拉结部分和连接部分构成,所述连接部分的一端嵌入安装在凸榫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凸榫与所述拉结部分固定连接;
在所述墙体单元上形成有多个自顶面向下延伸的减重空腔;
2)施工围挡,平整场地,进行交通疏解;采用泥浆护壁进行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
3)在在运至施工现场的每个墙体单元的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内粘贴囊体,所述囊体由橡胶制成,在其顶部设置有注浆嘴;
4)将一个墙体单元放入地下连续墙沟槽内并临时固定;沿第一墙体单元的第一凹槽插入第二墙体单元,使第二墙体单元的凸榫嵌入第一墙体单元的第一凹槽中,此过程中保证将第二钢件的拉结部分插入第1钢件内,使其相互拉结,起到定位和导向作用;
5)沿地下连续墙沟槽方向连续插入后续墙体单元,在插入后续墙体单元的过程中,在第一、二墙体单元接缝处的囊体内注入液态注浆体,并达到预定的压力,注浆完成后封闭条囊顶部的注浆嘴;
6)向第一、二墙体单元接缝处的钢花管内注入水泥基浆液,密封墙幅单元间的接缝;
7)按上述方法施工若干墙体单元后,在预制墙体单元与沟槽间的缝隙内灌注水泥浆浆液,置换间隙处的泥浆,形成整体结构的外包防水层;
8)按照上述步骤直至整个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
优选的是,所述凸榫和第一凹槽位于墙体单元连接面的中部,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在墙体的连接面上各形成有两个且在墙体单元宽度方向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2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