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气轮胎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0968.2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8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陆扬;张军;顾凌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215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轮胎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胎面在中部区域和胎肩区域设置有若干刀槽,刀槽沿充气轮胎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刀槽两端与相邻的主沟连通,刀槽沿深度方向依次包括槽顶部和槽底部,槽底部形成排水通道,槽顶部至少一侧侧壁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的凸台,沿槽顶部向槽底部的方向,凸台由充气轮胎的中部区域向胎肩区域倾斜延伸,沿刀槽的长度方向,相邻两个凸台之间具有预定间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本发明既能确保刀槽受到挤压变形时,刀槽边缘仍可有效抓地,且能快速将刀槽内积水排出,确保刀槽持续发挥作用,湿地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和车辆。
背景技术
评价轮胎性能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干地、湿地、冰地、雪地、磨耗等,其中湿地占比最大,湿地性能的提升将大幅提升轮胎整体性能,目前通过轮胎花纹改善湿地性能的方法主要包括设计防闭合刀槽,调整沟形提升排水性,提升花纹刚性增大接地压力。
现有技术一种充气轮胎防闭合刀槽设计,刀槽侧壁设置凸台可防止轮胎行驶时变形导致表面刀槽闭合,防止刀槽边缘作用失效引起的湿地性能降低,但在湿地条件行驶时,积水充满刀槽内部后,刀槽不能很快地将积水排出,导致后续不能继续有效地破开水膜,抓地能力明显下降,影响轮胎的湿地性能。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充气轮胎,确保刀槽受到挤压变形时,刀槽边缘仍可有效抓地,且能快速将刀槽内积水排出,确保刀槽持续发挥作用,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既能确保刀槽受到挤压变形时,刀槽边缘仍可有效抓地,且能快速将刀槽内积水排出,确保刀槽持续发挥作用,湿地性能大幅度提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所述胎面在中部区域和胎肩区域设置有若干刀槽,所述刀槽沿所述充气轮胎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刀槽的端部与相邻的主沟连通,所述刀槽沿深度方向依次包括槽顶部和槽底部,所述槽底部形成排水通道,所述槽顶部至少一侧侧壁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的凸台,沿所述槽顶部向所述槽底部的方向,所述凸台由所述充气轮胎的中部区域向胎肩区域倾斜延伸,沿所述刀槽的长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凸台之间具有预定间距。
本发明充气轮胎,刀槽在槽底部设置排水通道,定义为第一通道;同时,在槽顶部的侧壁设置长条状凸台,在行驶状态下,轮胎由于受力变形导致凸台与槽顶部对侧侧壁贴合,由于相邻两个凸台之间具有预定间距,因此,在相邻两个凸台之间同样形成排水通道,定义为第二通道,行驶过程中,湿地中的水可以通过位于胎面中部区域刀槽的第二通道和第一通道进入刀槽内部,同时,由于刀槽与主沟连通,且沿槽顶部向槽底部的方向,第二通道由充气轮胎的中部区域向胎肩区域倾斜延伸,因此刀槽内的水会通过主沟不断向胎肩区域流动,并通过胎肩区域的刀槽向轮胎两侧排出,使得刀槽能够持续发挥破开湿地水膜及抓地作用,提高本发明充气轮胎的湿地性能。
可选地,所述凸台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槽顶部的深度方向之间的角度为α,所述α的角度范围为30°~45°。
可选地,所述凸台的宽度为W,所述W的范围为1.5~3.5mm。
可选地,所述W的范围为1.5mm。
可选地,沿所述刀槽的长度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凸台之间的间距为L,所述L的范围为3~8mm。
可选地,所述L的范围为5mm。
可选地,所述刀槽的深度为D,所述凸台沿深度方向的高度为H,所述H的范围为0.5D~0.7D。
可选地,所述槽底部的宽度自与所述槽顶部连接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槽顶部的方向渐扩,所述槽底部两侧壁的形状为向所述槽底部内部凸起的第一弧面,所述槽底部底壁的形状为向背离所述槽底部内部的方向凸起的第二弧面,两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平滑过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0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