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超声换能器及核磁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5388.4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1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傅宝柱;唐铁钢;孟德;隆晓菁;言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绿谷(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6B1/02 | 分类号: | B06B1/02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换能器 制作 工艺 成像 设备 | ||
1.一种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圆弧面(210)上沿周向布置多个凹坑(220),将多个阵元(100)与多个凹坑(220)一一对应安装;
将相邻阵元(100)粘黏在一起形成阵元聚焦体(110)后,阵元聚焦体(110)与圆弧面(210)脱离;
将阵元聚焦体(110)的凹凸两面分别形成电极;
阵元聚焦体(110)容设于外壳体(500),且阵元聚焦体(110)与外壳体(500)的中心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将多个阵元(100)安装于凹坑(220)的步骤中,对圆弧面(210)底板加热,将加热软化的粘合剂涂抹于凹坑(220)和圆弧面(210)上,再将多个阵元(100)安装于凹坑(220)后,停止加热待粘合剂冷却固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相邻阵元(100)粘黏在一起形成阵元聚焦体(110)的步骤中,通过在相邻阵元(100)远离凹坑(220)一侧的缝隙内填充固化剂(6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阵元聚焦体(110)与圆弧面(210)脱离的步骤中,通过对圆弧面(210)底部加热,使得粘合剂粘性消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将阵元聚焦体(110)的凹凸两面分别形成电极的步骤中,通过对阵元聚焦体凹面(130)和阵元聚焦体凸面(120)镀导电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阵元聚焦体凹面(130)镀导电体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将阵元聚焦体(110)安装于凹面保持架(300);
在相邻阵元(100)远离凹面保持架(300)一侧的缝隙之间填充固化剂(6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将阵元聚焦体(110)安装于凹面保持架(300)的步骤中,对于凹面保持架(300)的底部加热,将加热软化的粘合剂涂抹于凹面保持架(300)的表面,再将阵元聚焦体(110)安装于凹面保持架(300),之后,停止加热待粘合剂冷却固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阵元聚焦体凸面(120)镀导电体之前,还包括:
将阵元聚焦体(110)脱离凹面保持架(300);
翻转阵元聚焦体(110),使得阵元聚焦体凸面(120)向上;
将阵元聚焦体(110)安装于凸面保持架(4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阵元聚焦体(110)脱离凹面保持架(300)的步骤中,通过对凹面保持架(300)的底部加热,使得粘合剂粘性消失。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阵元聚焦体(110)安装于凸面保持架(400)的步骤中,对凸面保持架(400)的底部加热,将加热软化的粘合剂涂抹于凸面保持架(400)的表面,再将阵元聚焦体(110)安装于凸面保持架(400),之后,停止加热待粘合剂冷却固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换能器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阵元聚焦体(110)容设于外壳体(500)的步骤中,对凸面保持架(400)的底部加热,将加热软化的粘合剂涂抹于凸面保持架(400)朝向阵元聚焦体(110)一侧,将外壳体(500)安装于凸面保持架(400)朝向阵元聚焦体(110)一侧后,停止加热待粘合剂冷却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绿谷(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绿谷(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538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