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稳定载物台控制方法、载物台及移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3370.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6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兰毅;饶德建;尹大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行星算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顾晓玲;陈香兰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载物台 控制 方法 移动 装置 | ||
1.一种自稳定载物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载物台的目标姿态,所述目标姿态包括目标高度ht、目标俯仰角αt和目标翻滚角βt,在移动所述载物台的过程中实时或定期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载物台水平面内当前纵向加速度ax和当前横向加速度ay,以及当前竖直方向加速度az、当前俯仰角α和当前翻滚角β;
步骤S2,根据载物台当前纵向加速度ax和当前横向加速度ay计算能够抵抗载物台当前水平面内惯性力的计算俯仰角αc和计算翻滚角βc;
根据载物台当前竖直方向加速度az计算能够抵抗载物台竖直方向惯性力的计算高度hc;步骤S3,根据当前俯仰角α、当前翻滚角β、载物台的当前高度h、计算俯仰角αc、计算翻滚角βc和计算高度hc调节载物台的俯仰角、翻滚角和高度使载物台保持目标姿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稳定载物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具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至少三个支撑机构;所述步骤S3包括:步骤A,根据当前俯仰角α、当前翻滚角β、计算俯仰角αc、计算翻滚角βc分别获得载物台各个支撑机构的第一调节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为抵抗载物台当前水平面内惯性力每个支撑机构的长度调节分量;
步骤B,获取计算高度hc与载物台的当前高度h的差值Δh,调节各个支撑机构的第二调节长度,所述第二长度为抵抗载物台竖直方向惯性力每个支撑机构的长度调节分量;
步骤C,分别获取各个支撑机构的目标调节高度,每个支撑机构的目标调节高度为所述支撑机构的当前高度、第一调节长度和第二调节长度之和;
步骤D,分别调节各个支撑机构的高度达到各自的目标调节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稳定载物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具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支撑机构,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根据当前俯仰角α、当前翻滚角β、计算俯仰角αc、计算翻滚角βc分别获得载物台三个支撑机构的第一调节长度;
步骤S32,获取计算高度hc与载物台的当前高度h的差值Δh,将三个支撑机构的第二调节长度均设置为Δh,即Δh12=Δh22=Δh32=Δh,Δh12表示第一个支撑机构的第二调节长度,Δh22表示第二个支撑机构的第二调节长度,Δh32表示第三个支撑机构的第二调节长度;
步骤S33,分别获取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三支撑机构的目标调节高度h1t、h2t、h3t,所述h1t=h1+Δh11+Δh12,所述h2t=h2+Δh21+Δh22,所述h3t=h3+Δh31+Δh32,h1、h2、h3分别表示第一支撑机构的当前高度、第二支撑机构的当前高度、第三支撑机构的当前高度,Δh11、Δh21、Δh31分别表示第一个支撑机构的第一调节长度、第二个支撑机构的第一调节长度、第三个支撑机构的第一调节长度;
步骤S34,分别调节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三支撑机构的高度达到h1t、h2t、h3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行星算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行星算力(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33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