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肾健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2983.2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阳吉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医堂(湖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9/02;A61P29/00;A61P1/14;A61K35/57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钱学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肾健腰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益肾健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是通过选用丹参作为君药;用续断片、烫狗脊作为臣药;用当归、红参片和熟地黄作为佐药;用盐杜仲、牛膝、桑寄生、黄芪作为佐药;用白芍、鸡血藤、红花、三七和鸡内金作为佐药。以甘草片与白芍配伍缓急止痛,为使药。本制剂处方符合中医理论。用于老年气血不足,肾虚骨弱所致的腰腿疼痛、关节肿痛、腰膝酸软、走路乏力等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症状者。制备方法流程简单,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适合规模化生产。该制剂以活血养血,补肾壮骨,益气止痛为治疗目的,均为传统的中药剂型,具有明显的定位和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益肾健腰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退行性骨关节病又称骨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体力劳动者居多,大多发生于脊柱及关节部位,以颈椎、胸椎、腰椎、膝关节等全身负重关节为主。据报道,骨性关节炎在55~64岁的人群中发病率达40%,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该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慢性、变形性关节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脊柱及关节的慢性劳损,引起关节及脊柱生物力学改变,受力的脊柱、关节极易造成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关节退变,导致组织水肿、粘连、炎症、肉芽组织形成、纤维骨化等一系变化。机体的退行性改变导致关节软骨代谢失调,出现代偿性增生,最终使关节部分或完全丧失功能,病变部位出现疼痛、肿胀、变形、活动不利等一系列症状,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
退行性骨关节病变是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是引起腰背痛或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属于中医“腰腿痛”“腰痛”“痹证”等范畴。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多于女,身体肥胖者、运动员及体力劳动者,其发病较早较多。此病系人体整个退化过程的一种局部表现,退变一般发生在中年以后,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因病变的部位不同,轻重各异。故不一定都能产生临床症状。各种劳损、外伤、感受风寒湿邪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
祖国传统医学针对本病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属中医“骨痹”、“痛痹”范畴,《黄帝内经》曰“人到中年,肾气自半”,肾气渐衰,肾精亏损,不能充骨生髓,骨髓化源不足,致骨髓空虚,不能营养骨骼,骨骼失养“不荣则痛”,另外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留驻关节,或跌扑扭伤或长期劳损,导致经络痹阻,骨脉瘀滞,“不通则痛”,薛己谓“筋骨作痛,肝肾之气伤也”。痹证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其中肝肾亏虚为本,而风寒湿邪及瘀血交阻搏结,阻滞经脉为标。通过中医进行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安全性良好,且痛苦较少,疗效相对有所保证,并且临床经验丰富。
据WHO统计,高于50岁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发病率达50%,高于55岁发病率达80%,疼痛性、渐进性、反复性及致残性是该疾病最大的特点,当前医学界将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称为“不死癌症”。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医者多认为与个人因素(女性、肥胖、生活习惯)、饮食因素(营养不良)、免疫学异常、气候因素(潮湿、寒冷)、生物力学因素(穿高跟鞋)、医源性因素(长期使用皮质醇类药物)等存在相关性。
中医将其归为“痹证”认为该病发生与患者自身体质有关,以肾精亏虚为本,加之外邪入侵、外伤及劳损所致,中医辨证论治将其分为风寒湿痹证、肾虚骨痹证、血瘀阻痹证、湿热痹阻证,不同痹证分型其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均不尽相同。中医药作为退行性骨关节病变患者一重要治疗手段,因其药效温和且无不良反应广受医患推崇。
据调查统计证明,我国骨关节退行性变发病逐渐年轻化,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骨关节退行性变的病因通常认为与外伤、感染、姿势不正、关节负荷过重、局部贫血等因素有关。
中医学认为风邪、寒邪及湿邪相互搏结,致寒凝阻络,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脉,不通则痛;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不荣则痛,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目前临床还未形成规范性的治疗方案,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风险较大,并发症较多,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然而现有的一些中医治疗方式多样,选择中医治疗方法时,因中药饮片煎煮繁杂、中成药成分固定,治疗过程期限长,治疗效果不彻底,容易反复等情况存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医堂(湖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谷医堂(湖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29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