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9218.5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0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罗瑛;王志勇;欧文军;潘佳慧;廖丽;李开绵;蔡杰;喻珊;陈世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热作高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A23K10/30;A23K10/37;A23K50/15;A23K10/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华民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刍动物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包括以下成分:25~50份木薯、30~40份木薯秆、6~14份木豆茎叶、1~2份菌粉、2~5份大青叶提取物、1~5份龙葵茎叶、3~4份尿素和5~7份甜菜粕。本发明在木薯木豆茎叶中添加适宜微生物制剂将其混合青贮所得到的青贮饲料,提高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具有芳香气味,色泽与原料接近,烘干后呈淡褐色,茎叶结构保持良好,达到优良等级。饲料中乳酸、丙酸、乙酸等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且丁酸含量较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处于38~44%之间,酸性洗涤纤维5.5~21.8%之间,有利于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满足反刍动物用高品质青贮饲料的要求。同时具有可以长期存放、适口性好、反刍动物易消化、饲料中不添加抗生素得以改善动物健康状态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刍是指动物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中再次咀嚼的现象。反刍动物就是有反刍现象的动物,这类动物都具有复杂的反刍胃,通常是草食动物。反刍动物的胃分为四个胃室,分别为瘤胃、网胃、重瓣胃和皱胃,其中瘤胃约占全胃容积的80%,瘤胃是降解纤维物质能力最强的部位。青贮饲料是反刍动物日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有效保存青绿饲料的营养成份,且青贮饲料营养成份更容易被动物吸收,提高了饲料消化利用率,且青贮饲料能够维持反刍动物良好的瘤胃功能状态,降低瘤胃酸中毒和皱胃移位等疾病的风险,在反刍动物养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木薯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含有丰富的淀粉及多糖类物质,但是木薯鲜薯粗蛋白含量低,易腐烂变质,且含有氢氰酸等有毒物质,难以直接用作饲料;木薯秆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均衡,粗纤维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质地粗糙坚硬,适口性差,每年木薯块收获后会有数百万吨木薯秆被丢弃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木豆茎叶属于豆科植物中的直立灌木,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有栽培,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木豆茎叶具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蛋白含量高的特点,目前少见将木豆茎叶应用于反刍动物饲料的报道。
现有市面上的反刍动物用饲料中会添加抗生素以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增加畜牧产品产量和提高养殖效益,但是动物长期食用含抗生素的饲料会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以及免疫力下降。且目前的反刍动物用青贮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不合理,不利于反刍动物消化吸收。
发明内容
为了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解决每年木薯秆大量丢弃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本发明将木薯、木薯秆用作饲料原料,并在饲料原料中通过添加木豆茎叶以解决饲料蛋白含量低的问题,后期经过微生物青贮发酵解决饲料原料中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及难消化纤维类物质难分解的问题,同时解决现有饲料中含有抗生素、不利于动物长期健康生长问题,缓解海南本地牛、羊等反刍动物养殖冬季青绿饲草短缺问题。
本发明方案包括以下方面: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刍动物用饲料,按重量份计,该饲料包括以下成分:25~50份木薯、30~40份木薯秆、6~14份木豆茎叶、1~2份菌粉、2~5份大青叶提取物、1~5份龙葵茎叶、3~4份尿素和5~7份甜菜粕。
优选的,所述的反刍动物用饲料,包括以下成分:35份木薯、40份木薯秆、8份木豆茎叶、2份乳酸乳球菌菌粉、3份大青叶提取物、3份龙葵茎叶、3份尿素和6份甜菜粕。
优选的,所述菌粉包括乳酸乳球菌菌粉和鼠李糖乳杆菌菌粉,乳酸乳球菌菌粉的活菌数1.0~2.0×109cfu/g,鼠李糖乳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0~2.0×109cfu/g。
更优选的,乳酸乳球菌菌粉和鼠李糖乳杆菌菌粉的质量比为1:(0.1~0.4)。
优选的,所述大青叶提取物中包括质量含量40~60%皂甙和5~13%黄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热作高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热作高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9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