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菌灵半抗原、人工抗原及其免疫荧光层析检测卡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78860.1 | 申请日: | 2021-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汤永平;梁展鹏;刘卫;林志欣;羊晓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敏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35/30 | 分类号: | C07D235/30;G01N33/57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王海曼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菌灵 半抗原 人工 抗原 及其 免疫 荧光 层析 检测 | ||
1.一种多菌灵半抗原,其特征在于,多菌灵半抗原的结构式为式Ⅳ:
式Ⅳ;
所述的多菌灵半抗原通过下述步骤制得的:
(1)将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按照摩尔比(2~2.5):1溶于甲苯/水的混合溶液中,采用酸性物质调节pH3~4,60~70℃反应6 h以上,获得化合物Ⅲ;
(2)将化合物Ⅲ溶于甲醇中,加入丁二酸酐,所述的丁二酸酐与式Ⅲ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3):1;在40~50℃反应12 h以上,获得多菌灵半抗原化合物Ⅳ;
所述的式Ⅰ~Ⅳ如下:
。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灵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菌灵半抗原通过下述步骤制得的:
(1)将化合物Ⅰ与化合物Ⅱ按照摩尔比(2~2.5):1溶于甲苯/水的混合溶液中,采用酸性物质调节pH3~4,60~70℃反应6 h以上,获得化合物Ⅲ;
(2)将化合物Ⅲ溶于甲醇中,加入丁二酸酐,所述的丁二酸酐与式Ⅲ所示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3):1;在40~50℃反应12 h以上,获得多菌灵半抗原化合物Ⅳ;
所述的式Ⅰ~Ⅳ如下: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菌灵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酸性物质为浓盐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菌灵半抗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混合溶液为等体积比甲苯和水。
5.一种多菌灵人工抗原,其特征在于,是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菌灵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得到,多菌灵人工抗原的结构如式V所示:
式V;
所述的载体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蛋白或人血清白蛋白或血蓝蛋白。
6.一种多菌灵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是采用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多菌灵半抗原与载体血蓝蛋白偶联为免疫原,与等体积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小鼠,取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在HAT培养基中筛选,5天后以完全培养基替换HAT培养基进行培养,用ELISA对细胞上清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强阳性的孔内细胞进行有限稀释法克隆培养,均呈阳性的孔内细胞即为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将杂交瘤细胞放大培养后,接种至小鼠腹腔,产生含抗体的腹水,用辛酸-硫酸铵沉淀法纯化腹水,即可得到高纯度、高特异性的多菌灵单克隆抗体。
7.一种多菌灵免疫荧光层析检测卡,包括PVC底板,所述的PVC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衔接有吸水纸垫、反应膜、结合垫、样品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膜设有横向平行排布的检测T线和质控C线,所述的检测T线上包被有权利要求书5所述的多菌灵人工抗原,所述的质控C线包被有兔IgG;所述的结合垫上喷涂有多菌灵单克隆抗体-荧光微球标记物和羊抗兔IgG-荧光微球标记物的混合物。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菌灵免疫荧光层析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菌灵人工抗原的载体为牛血清白蛋白或卵清蛋白或人血清白蛋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菌灵免疫荧光层析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膜通过下述步骤制得的:将多菌灵人工抗原加到包被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划膜到反应膜的检测T线,将兔IgG加到包被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划膜到反应膜的质控C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菌灵免疫荧光层析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垫是将多菌灵单克隆抗体-荧光微球标记物和羊抗兔IgG-荧光微球标记物按照体积比20~80:1混合均匀,按8μl/cm、0.02 MPa喷至剪裁后的玻璃纤维上,37℃16h~18h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敏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敏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8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通管与输液器短管的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隧道塌方段的施工通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