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酶制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8411.7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君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鑫佰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02 | 分类号: | C12N1/02;C12N1/06;C12N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酶制剂 制备 方法 | ||
一种微生物酶制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提供一种细菌液体发酵法制备微生物酶制剂的方法,采用膜浓缩过滤的方法,并加入洗涤液除去发酵液中的小分子可溶性杂质和无机盐,再经过匀浆破壁、分离提纯及冻干,得到相应的粗制酶制剂或精制酶制剂。该方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低,操作方便,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酶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酶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医药卫生、能源开发、环境工程、化工等各个生产领域。
酶的种类繁多,来源及用途各不相同,因而对酶制品的纯度要求也不同。工业上用酶有的只需要粗制品,一般无需高度纯化,如洗涤剂用的蛋白酶,只需经过简单的提取分离即可。食品工业用酶,则需经过适当的分离纯化,以确保安全和卫生。医药用酶,特别是注射用酶及分析测试用酶,则需要经过高度的分离纯化过程。
酶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直接提取法和微生物发酵生产法。早期酶制剂是以动植物作为原料,从中直接提取获得。由于动植物生长周期长,有受地理、气候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原料来源受到限制,一般不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目前,人们越来越多地转向以微生物作为酶的主要来源。
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酶,具有很多优势:①微生物种类繁多,几乎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酶,都可以在微生物中找到。②微生物生长繁殖快,生活周期短,因而酶的产量高。③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酶的制备成本低。④可以通过诱变等方法培育出高产菌种。⑤结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完全按照人类的需要使微生物产出目的酶。
由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酶具有以上独特优点,目前工业上使用的酶制剂,绝大多数来自于微生物,如淀粉酶类的α一淀粉酶、β一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以及异淀粉酶等都是从微生物中生产的。
尽管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酶制剂存在上述优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①消除毒性: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酶制品中会带有一些细菌自身的生理活性物质,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往往对人体有害,因此需要更高的分离纯化技术以保证安全。②优良产酶菌种的筛选培育:大多数工业微生物制酶生产采用的菌种较少,目前仅局限于11种真菌、8种细菌和4种酵母菌。只有不断寻找更多的适用的产酶菌种,才可能使越来越多的酶采用微生物发酵法进行工业化生产。
酶的微生物发酵生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固体发酵法,另一种是液体发酵法。
固体发酵法是利用麸皮和米糠为主要原料,添加谷糠、豆饼等,加水搅拌成半固体状态,供微生物生长和产酶,主要用于真菌来源的商业酶的生产。其中用米曲霉生产淀粉酶,以及用曲霉和毛霉生产蛋白酶在中国和日本已有悠久的历史。
液体发酵法又分液体表面发酵和液体深层发酵法两种。其中液体深层发酵法是现在普遍采用的方法。以细菌为来源的酶的工业化生产均采用此种方法。
细菌液体发酵法得到的细菌培养液,多采用离心设备分离菌体,如专利CN110527673A葡萄糖脱氢酶的制备方法中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培养液通过离心设备分离菌体。专利CN110819610A极耐热甘露聚糖酶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BL21)培养液采用离心收集菌体,专利CN108315315A制备阿魏酸脱羧酶的方法,将产阿魏酸脱羧酶的微生物培养,得细胞培养液,离心,制得菌体细胞。
使用离心设备处理微生物培养液的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小规模处理,工业放大规模比较困难,操作复杂,收率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鑫佰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鑫佰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