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6752.0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6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林电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郭娜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巡检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内设有电源和由电源提供电力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行走系统、探照系统以及变色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信息并输送到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用于接收信息并向其它系统发出指令,行走系统用于带动机器人本体行走,探照系统用于在可见度较低的情况下起到探照作用,变色系统用于随着机器人本体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变色,还包括与数据处理系统电性连接的无线通讯系统,无线通讯系统用于与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互传并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机器人防水防雾,具有脱机通讯功能,可脱机工作,可代替人员在岛屿上进行巡检,可在恶劣天气时进行探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巡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巡检机器人大多针对小区及校园等相对封闭的环境进行巡检,由于其环境封闭,影响因素较少,只需要对机器人设定好固定的程序即可进行巡检,无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巡检程序化,智能程度较低,无法适用于岛屿等开放型环境,现有的巡检机器人无法脱机工作,也无法实时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当恶劣天气时,例如:雾天或者雨天,即能见度较低的情况时,巡检机器人的可探测范围较小,不具有隐蔽功能,并且现有的巡检机器人中的电源储电量较小,充电较慢,使用寿命较短,重量较大,机器人不具有加密模式,安全性较低。
申请号为:20092029431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巡检机器人,包括电源和由电源提供电力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及行走系统;采用GPS定位导航系统控制机器人的行走路线,实现自动巡逻,定点巡逻;实现对监控环境的全方位监控的同时,避免机器人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并将外界的距离信息实时反馈给远程计算机监控系统,远程计算机系统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决定机器人的巡检过程;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使机器人具有多种可选功能。然而,该种巡检机器人无法适用于岛屿等开放型环境,无法脱机工作,也无法实时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当能见度较低的情况时,巡检机器人的可探测范围较小,不具有隐蔽功能,并且其电源储电量较小,充电较慢,使用寿命较短,重量较大,不具有加密模式,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内设有电源和由电源提供电力的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行走系统、探照系统以及变色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信息并输送到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用于接收信息并向其它系统发出指令,行走系统用于带动机器人本体行走,探照系统用于在可见度较低的情况下起到探照作用,变色系统用于随着机器人本体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使机器人本体变色。
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可见光采集模块、红外采集模块、紫外采集模块以及声音采集模块,所述可见光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可见光图像,所述红外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红外图像,所述紫外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紫外图像,所述声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周围环境的声音,数据采集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电性连接。
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北斗导航定位模块、行走控制模块以及中心处理器,所述北斗导航定位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探照系统传来的数据从而监测机器人本体所处位置并将其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中心处理器,所述行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心处理器传来的指令并控制行走系统行走,所述中心处理器用于接收北斗导航定位模块传来的数据并对行走控制模块发出指令。
行走系统包括行走驱动电机以及行走支撑机构,所述行走驱动电机与行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行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行走支撑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行走驱动电机用于接收行走控制模块传来的指令并为行走支撑机构提供行走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林电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建林电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6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