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感病毒载体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5628.2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凌;韩璐杰;杨臣臣;汪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恩宝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215 | 分类号: | A61K39/215;A61P31/14;C12N15/86;C12N15/50;C12N1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感病毒 载体 新型 冠状病毒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感病毒载体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疫苗能够高效表达两种抗原,即本身的HA抗原与外源的SC2R1抗原,这使得该疫苗能诱发两种抗原的免疫反应,达到同时预防流感病毒和新冠肺炎病毒的目的,一次性解决流感和新冠两大传染病对社会经济等带来的影响。同时,流感疫苗基于现有成熟流感平台技术,可大规模制备生产,且流感疫苗使用历史悠久,具有良好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流感病毒载体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潜伏期可长达24天,传染性强,与引发非典SARS 病毒不同,部分病例潜伏期具有传染性,另有一些病毒携带者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 症状。这对疫情的防控增加了难度。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验证 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做好预防,阻断病毒的传播是控制疫情的关键。而疫苗的 应用已在消除多种传染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并具有一定季 节性。流感病毒会不定期地引起大流行,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很高。流感病毒完整基因片段的重组形成新亚型,而且由于人群缺少对新亚型变异病毒株的免疫力,从而引起大流行。病毒基因突变的发生以及新亚型病毒的出现,都引起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担忧。由于耐药性的产生,流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流感病毒载体的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流感病毒载体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 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流感病毒载体的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其 包括负载有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编码基因SC2R1的流感病毒载体。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疫苗为DNA质粒或RNA表达质粒。
作为优选的:所述流感病毒载体包含截短的PB2、PB1、PA、NP、HA、NA、M或NS基因序列,截短的基因序列保留3’与5’端的编码区包装信号序列;
所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编码基因SC2R1插入截短的PB2、PB1、 PA、NP、HA、NA、M或NS基因序列中。
优选在PB2、PB1、PA、NP、HA、NA、M或NS截短基因序列的开放阅读框 中插入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编码基因SC2R1。
作为优选的:所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编码基因SC2R1 3’端连接有 NA基因截短片段,所述NA基因截短片段包含3’端编码区包装信号。
NA是流感病毒粒子表面的第二种糖蛋白,是一种典型的Ⅱ型糖蛋白,氨基端 朝向病毒粒子内部。NA蛋白在结构上形成一个四聚体,每个蛋白单体都由一段短 的非保守的氨基端细胞质区、一个疏水的跨膜区、一个茎区和一个球状的头部组成。 本申请选取3’端第1-201个核苷酸,该段包含了NA的3’端编码区包装信号(183 个核苷酸),将该段与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编码基因SC2R1用接头序列 连接,再插入截短的PB2、PB1、PA、NP、HA、NA、M或NS基因序列上。此时, NA的第1-201个核苷酸作为一个基座,达到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带 到流感病毒表面的目的。
所述NA基因截短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MNPNQKITTIGSICLVVGLISLILQIGNIISIWISHSIQTGSQNHTGICNQNIITYK NSTWVKDTTS(SEQ ID NO.1);
作为优选的:所述NA基因截短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恩宝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恩宝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