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含量氧空位缺陷的黑色二氧化钛B纳米片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1040.X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6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郭林;康建新;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3/053 | 分类号: | C01G23/053;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含量 空位 缺陷 黑色 氧化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含量氧空位缺陷的黑色二氧化钛B纳米片制备方法,以定量的乙二醇为溶剂,以四氯化钛盐酸溶液为钛源,混合搅拌至溶液变棕色;将上述棕色溶液放入到反应釜中,置于恒温箱150‑180℃中静置4‑6小时,将得到的白色二氧化钛B沉淀经离心洗涤干燥研磨后待用;将得到的白色粉末在惰性气体250‑350℃中退火2‑3小时得到黑色二氧化钛B纳米片,并利用其降解有机染料。本发明制得的黑色二氧化钛纳米片聚集体粒度均匀150‑200nm,外延薄片厚度1‑2nm,仅通过材料表面化学吸附的乙二醇分子的热分解得到高含量的氧空位缺陷,方法温和,简单,不需高温高压和添加额外还原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含量氧空位缺陷的黑色二氧化钛B纳米片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还原的形式引入氧空位的方法,改变二氧化钛颜色,使二氧化钛带隙变窄并增强其光吸收被视为是提高二氧化钛性能的有效手段,特别是黑色二氧化钛的出现赋予二氧化钛更多的研究和实用价值(Science,2011,331,746)。黑色二氧化钛具有均匀的表面非晶化,光吸收范围广,较多的化学缺陷,增强的电子传导性的特点有助于增强其在光催化及能量存储和转化等方面的应用。然而现存的引入氧空位的方法有的需要高温或高压环境,有的需要额外添加高危还原性试剂,因此亟需一种温和的,简单的方法。
与二氧化钛的其他晶型(锐钛矿,金红石,板钛矿)不同,二氧化钛B是在1980s才被发现的一种新的晶型,它属于亚稳态,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就能转化成锐钛矿。因此在光催化方面常以与锐钛矿复合物的形式出现(Adv.Energy Mater.2015,5,1401756;Scientificreports2017,7:14594)。二氧化钛B纳米片因其具有开放空腔,平行通道而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能够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电荷流动性,重复利用性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其较宽带隙,光利用率低限制了其应用。
专利CN106076302A公开了一种纳米黑色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是将2-10g三价钛源为三氯化钛或TiOCl和0-1g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抗坏血酸或水合肼加入20-100ml去离子水中,持续搅拌1-3小时,得到紫色透明溶液,在溶液中加入0.2-1.5mol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pH值为2-10,持续搅拌2-3小时,得黑色二氧化钛溶液,转移至100ml水热反应釜中,在80-260℃下反应4-20小时,得到纳米黑色二氧化钛。经过去离子水,乙醇分别清洗至pH为7,干燥,即得到纳米黑色二氧化钛粉末光催化剂。该专利不仅采用了高危强还原剂硼氢化钠,水合肼,还利用了强碱氢氧化钠溶液,需反复调节pH值等。
专利CN103214032A公开了氢等离子体辅助制备黑色二氧化钛的方法,具体步骤是,将二氧化钛置于密闭系统,抽真空使所述密闭系统的压力小于30Pa,向所述密闭系统通入氢气和氢气的混合气氛,加热二氧化钛,调节混合气氛的流量以使所述密闭系统中的压力为500Pa,开启射频电源以产生活性氢等离子体处理二氧化钛规定的时间,其中利用射频电源电离氢气分子以产生活性氢等离子体用于还原二氧化钛而得到黑色二氧化钛。该专利采用了真空及高压环境,和危险气体氢气,得到的是黑色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含量氧空位缺陷的黑色二氧化钛B纳米片制备方法,与之前的高温或高压氢化还原及添加强还原性试剂相比,本发明的黑色二氧化钛制备方法条件温和,不要额外添加还原性试剂,纳米片状比表面积大,氧空位缺陷含量高,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本发明才去的技术方案为:
具有高含量氧空位缺陷的黑色二氧化钛B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步骤如下:
(1)取定量的乙二醇于烧杯中,取定量的TiCl4溶解到的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中,形成一定百分比的TiCl4的盐酸溶液。然后,将2ml的TiCl4的盐酸溶液滴入20mL乙二醇中,室温搅拌至混合物变淡黄色,继续搅拌直至溶液变为浅棕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0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