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鼠李糖乳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9529.3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顾青;周涛;钱文文;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23L33/135;A23L33/19;A23L33/21;A23P10/30;A23P10/35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鼠李糖乳 杆菌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乳清蛋白微胶囊包埋鼠李糖乳杆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质量浓度4%~12%的乳清蛋白溶液加热处理,将浓度为106~108CFU/mL的悬浮在生理盐水中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液振荡均匀后与处理后乳清蛋白溶液混合,将水和大豆油添加到所得的乳清蛋白/菌液的混合液中,得复合液Ⅰ;将氯化钙和葡萄糖酸内酯添加到复合液Ⅰ中,将所得的复合液Ⅱ加热乳化;然后再离心取沉淀,得到微湿胶囊;将微湿胶囊进行冷冻干燥,得到鼠李糖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该方法通过包埋鼠李糖乳杆菌ZFM231制成微胶囊,使其生物学功效得到有效保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鼠李糖乳杆菌制成微胶囊以延长其存活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益生菌在人体健康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产品中,且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益生菌必须通过胃环境并以大量的活菌到达肠道并定居于肠黏膜上才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平衡而对人体产生有利影响发挥其生理功能。然而,有很多活性益生菌在进入肠道前就已经因胃酸和胆汁作用而失活,因此在宿主体内存活增殖的能力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益生效果。因此在肠道的存活率也就成为益生菌功效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属于乳杆菌属益生菌,具有缓解乳糖不耐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降低胆固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等作用。但鼠李糖乳杆菌进入人体消化道后会由于胃酸、胆汁的作用使得到达肠道的活菌数不足以在机体发挥自身的功效。而微胶囊化的鼠李糖乳杆菌可以与外界不利环境分开,提高菌体在消化道的存活率,有利于在肠道内定植。
申请号202010028764.7的发明《鼠李糖乳杆菌胞外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所用菌》告知了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9883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ZFM231;该菌株具有良好的产胞外多糖能力,所产胞外多糖具有良好的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血脂、抗氧化等生物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包埋鼠李糖乳杆菌ZFM231制成微胶囊,使其生物学功效得到有效保持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乳清蛋白微胶囊包埋鼠李糖乳杆菌的方法,制备获得悬浮在生理盐水中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液(先进行鼠李糖乳杆菌的活化,再制备菌液);还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质量浓度4%~12%的乳清蛋白溶液先于45±5℃恒温加热2±0.2h,再于80±5℃加热30±5min;然后于4±1℃放置12±2小时,得处理后乳清蛋白溶液;
上述加热均为在磁力搅拌器中进行(转速为800±100r/min);
②、将浓度为106~108CFU/mL的悬浮在0.9%生理盐水中的鼠李糖乳杆菌菌液振荡均匀后与处理后乳清蛋白溶液以体积比1:(17±1)混合,得乳清蛋白/菌液的混合液;
上述混合在磁力搅拌器中进行;
③、将水和大豆油添加到上述步骤②所得的乳清蛋白/菌液的混合液中,得复合液Ⅰ;乳清蛋白/菌液的混合液的体积是水和大豆油体积之和的3.5±0.5倍;水:大豆油=1:1~1:5的体积比;
即,乳清蛋白/菌液的混合液:(水+大豆油)=3~4:1的体积比;
④、将氯化钙和葡萄糖酸内酯(GDL)添加到步骤③得到的复合液Ⅰ中,得复合液Ⅱ;
氯化钙与复合液的用量比为:0.01g/100ml;氯化钙:葡萄糖酸内酯(GDL)=1:35~45(优选1:40)的质量比;
⑤、将步骤④得到的复合液Ⅱ进行加热乳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