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4653.0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1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邓铮;上官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30/15;G06F11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张紧器 整体 强度 有限元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的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自动张紧器的开发前期,建立张紧器的三维数模;(2)分析张紧器内部零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数模进行简化;(3)分析了简化之后各个零件的受力关系,并介绍了受力大小的计算方法。(4)建立了张紧器有限元模型,提交运算,得到应力云图,进一步得到安全系数。本发明根据张紧器零部件的设计结构,简化零件,通过有限元法可快速获得张紧器整体强度,预测张紧器的设计是否满足强度要求,预判张紧器设计是否平衡,提前告知产品是否可能断裂的风险,减少试验的次数,促进张紧器的前期开发工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也为附件轮系的优化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 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由张紧臂、壳体、芯轴、衬套、阻尼机构和弹簧组成, 是组成汽车发动机前端附件系统的重要零部件。在目前国内众多张紧器研发企 业中基本没有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张紧器整体强度分析的能力,这样有很多缺陷, 比如不知道产品强度是否满足要求,不了解产品设计缺陷,不能改善产品结构, 对客户不负责。为公司带来声誉上,收入上不必要的麻烦。只是简单增加产品 材料,违背轻量化设计的要求,增加额外的投入。
国内张紧器的研发处于一个较晚的起步阶段,在实际的张紧器产品开发中 目前主要是通过研发工程师的经验判定张紧器是否满足强度要求,主要通过参 考国外成熟产品来改造,不进行CAE分析,很难把握产品的结构强度是否满足 要求。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应该做好张紧器的强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分析 结果可以指导张紧器的结构与安全校核。对应的在张紧器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 下,可以减少材料,降低成本。
专利CN109214079A《一种自动张紧器阻尼件磨损量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提 供了张紧器阻尼机构磨损的计算方法,相比以往的试验法,达到了降低研发周 期,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无法对张紧器的整体强度进行分析。
发明内容
考虑到张紧器内部零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时适当简化了结构。简化之后 的结构为张紧臂,壳体,衬套,芯轴。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 类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指导张紧器的结构与安 全校核,大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张紧器的三维模型,并获取张紧器的参数;
对张紧器的三维模型进行简化,简化后的张紧器包括张紧臂、壳体、衬套 和芯轴;
分析简化后各个零件的受力关系,并计算得到荷载力;
根据阻尼机构与张紧臂、壳体的接触关系,确定弹簧外撑力的作用面积;
将简化后结构包含的各零件的三维模型导入绘制网格的软件中,进行网格 划分,得到各零件的网格模型;
根据各零件的网格模型得到装配好的张紧器网格模型,即张紧器有限元模型;
提交运算,得到应力云图,在应力云图中获取最大应力值,根据最大应力 值获得用来评价张紧器整体强度的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在所述建立张紧器的三维模型时,去掉小于1mm的倒角。
进一步地,在所述建立张紧器的三维模型时,将配合方式从过盈配合修改 为间隙配合,间隙的大小为0.02~0.05mm。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器的参数包括张紧器名义位置的摆角、各轮轮毂载荷、 输出扭矩、张紧臂臂长和张紧臂几何位置角。
进一步地,所述荷载力的计算方式如下:
Fs1=Fs2=2Mt/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