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4653.0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1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邓铮;上官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30/15;G06F11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张紧器 整体 强度 有限元分析 方法 | ||
1.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张紧器的三维模型,并获取张紧器的参数;
对张紧器的三维模型进行简化,简化后的张紧器包括张紧臂、壳体、衬套和芯轴;
分析简化后各个零件的受力关系,并计算得到荷载力;
根据阻尼机构与张紧臂、壳体的接触关系,确定弹簧外撑力的作用面积;
将简化后结构包含的各零件的三维模型导入绘制网格的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得到各零件的网格模型;
根据各零件的网格模型得到装配好的张紧器网格模型,即张紧器有限元模型;
提交运算,得到应力云图,在应力云图中获取最大应力值,根据最大应力值获得用来评价张紧器整体强度的安全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张紧器的三维模型时,去掉小于1mm的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张紧器的三维模型时,将配合方式从过盈配合修改为间隙配合,间隙的大小为0.02~0.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的参数包括张紧器名义位置的摆角、各轮轮毂载荷、输出扭矩、张紧臂臂长和张紧臂几何位置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载力的计算方式如下:
Fs1=Fs2=2Mt/D
Fs3=KpS
式中,Fs1表示受弹簧切向力,Fs2表示弹簧外撑力,Fs3表示弹簧轴向力,Mt表示输出扭矩,D为弹簧中径,S为弹簧的预压高度,Kp为轴向压缩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简化后结构包含的各零件的三维模型导入绘制网格的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中,采用HYPERMESH软件进行网格划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简化后结构包含的各零件的三维模型导入绘制网格的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中,先生成面网格,再由面网格生成实体网格的方法获得体网格,其中生成的面网格中,网格角度为[15°,1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零件的网格模型得到装配好的张紧器网格模型,包括:
生成所有网格后,建立材料属性与截面属性;
将材料属性与截面属性赋予对应的体网格;
分别导出赋予好材料与截面属性的体网格成INP文件;
将所有INP文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装配生成张紧器网格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最大应力值获得用来评价张紧器整体强度的安全系数中,将材料的屈服极限除以所得最大应力值即为安全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自动张紧器整体强度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应力云图后,根据衬套的应力云图来评价张紧器设计是否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6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