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弹窗帘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4557.6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龚兴龙;周建宇;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H1/02 | 分类号: | F41H1/02;D06N3/12;D06N3/00;B32B27/02;B32B27/32;B32B27/34;B32B27/06;B32B9/00;B32B9/04;B32B33/00;B32B38/08;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弹 窗帘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弹窗帘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弹窗帘的结构自里向外包括内防护层、导电层与外防护层,所述窗帘与蓝牙模组相连;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剪切变硬胶溶解,b.在步骤a的溶液中浸渍防护层织物并烘干,c.将导电层压贴在步骤b所得产物上,d.将另一份步骤b所得产物与步骤c所得产物压贴在一起。所述的防弹窗帘集防护、报警与热管理于一体,具有防护与通电发热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重要建筑物中,其可以保护建筑与室内人员免受冲击与低温的伤害,在防弹窗帘受到冲击时,可以将冲击信号传递到无线手机上,提示使用者远离受到冲击的区域,从而及时逃离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弹窗帘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防护技术是一类将传统防护手段与新材料、新结构、新方法相结合,以提升防护性能,使其多功能化的新型技术。在以往,对于人体重要部位、建筑薄弱处的传统防护手段往往是通过增加厚重的防护层所实现的。其所设计的防护设备往往是沉重、非柔性的,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巨大的限制。此外,传统防护设备的功能往往十分单一,随着外界刺激的复杂化与应用需求的多样化,单一功能的防护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基于此,研究人员逐渐展开多功能防护设备的研制工作。
对于建筑物有害的机械碰撞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因此,加强对于建筑物中人员的保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建筑物中的玻璃往往脆弱、且破碎后有锋利的裂口,极易对室内人员造成伤害,于是一些研究者通过增加玻璃的机械强度来起到防护的效果。公开号为CN2070448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更换的玻璃补充层的防弹玻璃窗,这一实用新型在具有防弹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更换多种其他功能的玻璃,实现一种玻璃多种组合用途的目的。公开号为CN210000093U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防弹玻璃密封结构,防弹玻璃压框的固定段与前风窗本体连接面间还设置有橡胶板,橡胶板也被压紧固定在前风窗本体上,且防弹玻璃压框的固定段与橡胶板端部设置有玻璃密封胶层密封处理。然而,这些防弹玻璃在运输和安装上都存在不便,限制了其实际使用。本发明提出一种防弹窗帘概念,其具有柔软、防弹、多功能等优良特性,较好地解决了现有的问题,且暂无类似的设计。
此外,室内的温度也是决定建筑内人体舒适度的重要因素,目前的加热器如空调、室内暖气等,往往沉重且不易移动,本发明所提出的新型窗帘还兼具通电加热的功能,从而起到对于室内进行热管理的作用。从目前所公开的专利来,对能够对外界冲击做出响应的智能防护设备的研究仍然较少,特别地,对于能够同时起到防护与热管理的防护设备还极其缺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改进传统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弹窗帘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防弹窗帘集防护、报警与热管理一体,具有导电、防护与通电发热性能。可以起到防护与升温的功能,保护使用者免受冲击与低温的伤害。此外,所述的防弹窗帘与蓝牙模组相连接,可以在受到冲击时将信号远程传输到移动手机上,协助使用者紧急避险。
具体来说,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弹窗帘,所述防弹窗帘的结构自里向外包括内防护层、导电层与外防护层;优选地,所述窗帘连接蓝牙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防护层包括防弹织物层和由羟基硅油及硼化物形成的剪切变硬胶层,所述剪切变硬胶层任选地部分地或完全地浸渍所述防弹织物层;优选地,所述硅油与硼化物的质量比为10:1至40:1;优选地,所述剪切变硬胶层在30摄氏度至200摄氏度的温度下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防护层包括防弹织物层和由羟基硅油及硼化物形成的剪切变硬胶层,所述剪切变硬胶层任选地部分地或完全地浸渍所述防弹织物层;优选地,所述硅油与硼化物的质量比为10:1至40:1;优选地,所述剪切变硬胶层在30摄氏度至200摄氏度的温度下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由导电金属碳化物、碳纳米管膜、石墨烯膜、铜箔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5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囊茶封装用自动理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学生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