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臭味酰胺基二硫代碳酸盐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浮选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4394.1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2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钟宏;林奇阳;马鑫;张湘予;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12 | 分类号: | B03D1/012;B03D101/02;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味 胺基 二硫代 碳酸盐 化合物 制备 及其 浮选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浮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臭味酰胺基二硫代碳酸盐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浮选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捕收剂,基于酰胺基和黄原酸基功能基分子内协同,能够意外地消除黄药气味,可从源头消除黄药特有的气味,且稳定性好,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分解释放出黄药气味;不仅如此,还能够基于药剂结构分子内协同性改善目标矿的分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捕收剂领域,涉及一种无臭味黄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在有色金属行业,自1925年Keller发现黄药(结构式为ROCSSNa,学名黄原酸盐或烃基二硫代碳酸盐)可作为硫化矿捕收剂以来,黄药一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硫化矿浮选捕收剂。目前,我国黄药年产量达到20余万吨,年出口量约8万吨,占全世界黄药总产量的70%以上。由于黄药具有典型有机硫代酸盐特有的刺激性臭味,导致其生产和使用过程存在严重的恶臭环境污染,即使浮选废水中残存极少量的黄药也会使周围空气有异臭味。
目前,生产中所使用的黄药主要为乙基黄药、异丙基黄药、正丁基黄药、异丁基黄药、异戊基黄药、甲基异丁基甲基黄药和仲辛基黄药,该类黄药分子刺激性臭味较大,对黄药生产厂和选矿厂环境污染较重。为了解决黄药刺激性臭味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现有的措施主要为:(1)改进黄药制备工艺,提高产品纯度,降低产品中杂质(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副产物)的含量,从而减小含硫化合物副产物的刺激性气味对黄药产品的影响,进而减小产品的刺激性臭味。研究表明,采用溶剂法制备黄药,原料转化率高,产品的收率和纯度也高,所得黄药产品刺激性臭味较小。目前报道的溶剂主要有二硫化碳、二氯甲烷、苯、甲苯、煤油、二氯乙烷、原料醇、二甲苯、乙苯、汽油、四氢呋喃等(马鑫,钟宏,王帅,胡元,肖静晶.溶剂法合成异丁基黄原酸钠[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3(5):1-5;钟宏,刘广义,马鑫,王帅,曹占芳.一种黄原酸盐的合成方法[P].CN102690218A,2012-09-26.;施先义,覃雪媚,邓钟燕.丁基钠黄药合成工艺的改进[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35(4):47-48;胡正吉,汪世跃,王庆久,曲志强.溶剂法生产异丁基钾黄药[J].有色矿冶,1999(4):16-18;田喜双,王永信.黄药生产方法探讨[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91(03):30-31;黄军.一种丁基黄原酸钠的合成工艺[P].CN102050769A,2011-05-11;刘广义,黄耀国.黄原酸盐的制备方法.中国:CN105384669A,2015-12-09)。(2)将粉状黄药造粒得到粒状黄药,减小黄药气味的挥发、扩散,从而降低其刺激性臭味的影响。实践应用表明,将粉状黄药造粒,不仅可避免黄药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泼撒浪费,而且可一定程度上减小黄药产品的刺激性臭味。国内制备粒状黄药的工艺主要是将混捏机直接合成的粉末状黄药经造粒机挤压成型,或添加一定量的粘合剂挤压成型后干燥,目前报道的粘合剂主要为水玻璃(徐林坤,陈达健,卢承杰,唐增基,周练初.黄原酸盐合成-成型-干燥三机工艺[P].CN1074902A,1993-08-04;张俊,张豫,赵振冈,和顺乾.粒状黄药的制备方法[P].CN1283526A,2001-02-14;张俊,张豫.粒状黄药的研制与生产技术[J].有色矿山,2000,29(1):34-37.)。(3)在黄药产品中添加遮盖剂,从而消除黄药的刺激性臭味,改善黄药生产和使用工作环境。专利CN103817014A公开了在二硫化碳自溶剂法合成黄药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的醇类、醛类、醚类或酯类香料作为添加剂,经造粒制得具有香味的粒状黄药新产品,改善了黄药的生产和使用环境(钟宏,马鑫,刘广义,王帅,曹占芳,黄志强.一种粒状黄药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CN103817014A,2014-02-21.)。上述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黄药产品的刺激性气味,但产品主要成分仍为乙基黄药、异丙基黄药、正丁基黄药、异丁基黄药、异戊基黄药、甲基异丁基甲基黄药和仲辛基黄药,该类黄药分子具有刺激性气味,并未实现从源头消除黄药分子的刺激性气味。
综上所述,常规的黄药分子具有刺激性气味,对黄药生产厂和选矿厂环境污染较重,行业内急需无气味并兼具良好浮选性能的新型黄药类药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3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