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含双机的输电线路巡检飞行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7314.X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勃宁;苏子林;赵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27/08;B64D47/02;B64D47/08;H02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25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含 双机 输电 线路 巡检 飞行 机器人 | ||
1.一种包含双机的输电线路巡检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机(1)、副机(2)和绝缘绳(3),携带巡检设备(5),悬挂于输电线路(4)的导线或地线上,进行低风速巡检和高风速巡检,能够紧急避险,并适应大坡度线路;
所述主机(1)和副机(2)通过绝缘绳(3)连接,提高越障安全性和成功率,实现定点拍摄,以获取小尺寸金具的近距离清晰图像;
所述主机(1)包含机身(11)、挂臂(12)、挂爪(13)、压爪(14)、旋翼(15)、云台(16)、起落架(17)、电动绞车(18)和插座(19);
所述副机(2)包含与主机(1)结构相同的机身(11)、挂臂(12)、挂爪(13)、压爪(14)、旋翼(15)、云台(16)和起落架(17),尺寸小于主机(1),并带有插头(21),通过插头(21)与绝缘绳(3)的固定连接,实现主机(1)与副机(2)的柔性连接,通过插头(21)与插座(19)的插接,实现主机(1)与副机(2)的紧固连接和电连接,进行通信和充电;
所述电动绞车(18)卷放绝缘绳(3),引导并驱使插头(21)与插座(19)插接和分离,提高便捷性和可靠性;
所述挂臂(12)与机身(11)铰接,相对机身(11)旋转与锁定,收放于机身(11),以减少飞行阻力,提高飞行安全性;
所述挂臂(12)带有第一台阶面(122)和第二台阶面(123),并与所述挂爪(13)紧固连接;
所述挂爪(13)带有槽轮(132)、台阶面(134)和活块(138),通过槽轮(132)将主机(1)或副机(2)悬挂于输电线路(4)上;
所述台阶面(134)与挂臂(12)的第二台阶面(123)共同卡接金具或杆塔,或所述活块(138)在下表面与挂臂(12)的第一台阶面(122)共同卡接金具或杆塔,实现主机(1)或副机(2)相对金具或杆塔的固定,进行定点拍摄;
所述活块(138)弹性连接于挂爪(13)的下端,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具有导向作用;
所述压爪(14)带有压块(141)和压轮(143);所述压块(141)压紧输电线路(4)的导线、地线、金具或杆塔,在行进中刹车,实现主机(1)或副机(2)相对输电线路(4)的固定;
所述压轮(143)在行进中弹性抵接输电线路(4)的导线或地线,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动能消耗;
所述主机(1)和副机(2),通过挂臂(12)、挂爪(13)和压爪(14)悬挂于输电线路(4)的导线或地线,并相对其滚动,依靠旋翼(15)的空气动力行进,不依靠摩擦力,能够减少摩擦力和动能消耗,提高巡检效率和续航能力。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双机的输电线路巡检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1)为扁平的箱体结构,在上表面安装风速传感器和测距传感器,在内部安装电源、天线和主板,与旋翼(15)固定连接;
所述机身(11)在中部带有铰接孔、铰链轴和挂臂电机(111),通过所述铰接孔穿入铰链轴与挂臂(12)铰接,在所述铰链轴上安装角度传感器,通过所述角度传感器检测挂臂(12)相对机身(11)的角度,通过挂臂电机(111)驱动挂臂(12)相对机身(11)旋转与锁定;
所述机身(11)在上表面带有凹陷,使得挂臂(12)能够进入所述凹陷,收放于机身(11),减少飞行阻力,提高飞行安全性。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包含双机的输电线路巡检飞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臂(12)包含直管部和曲板部;所述直管部与曲板部固定连接;
所述挂臂(12)在直管部的下端带有铰接孔,通过所述铰接孔穿过机身(11)的铰链轴与机身(11)铰接;
所述挂臂(12)在直管部的内部安装电动推杆,通过所述电动推杆驱动压爪(14)上下移动;
所述挂臂(12)在曲板部弯曲形成第一台阶面(122)和第二台阶面(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3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