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电预警预报方法和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54108.3 申请日: 2021-03-09
公开(公告)号: CN113064222B 公开(公告)日: 2022-05-10
发明(设计)人: 郑栋;姚雯;张义军;李清勇;徐良韬;耿阳李敖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1W1/10 分类号: G01W1/10;G01W1/02
代理公司: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代理人: 刘云贵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雷电 预警 预报 方法 系统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雷电预警预报方法,包括:S1、确定预报启动时刻,获取预报启动时刻后待预测时段的雷电模式产品数据、雷电观测数据、预报启动时刻前的气象观测数据;S2、重复步骤S1,分别形成雷电模式产品数据样本集、雷电活动数据样本集、气象观测数据样本集;S3、进行样本训练,形成人工智能模型;S4、获取待预测时段雷电模式产品数据和预报启动时刻前的气象观测数据,输入步骤S3的人工智能模型,获取待预测时段的雷电活动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该方法的雷电预警预报系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因采用不同方法和技术路线导致的雷电临近预警和短时预报分体运行的不便,一体化实现雷电临近预警和短时预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气预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雷电预警预报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雷电活动因其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等特性,通常具有巨大的破坏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减少此类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一个重要手段是对雷电活动进行短时预报(2-12小时)和临近预警(0-2小时)。

已有的雷电活动短时预报基本上是基于数值预报模式开展的,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可以被称为诊断方法,其利用与闪电活动关系密切的模式参量来预报闪电活动,比如将闪电活动与云内垂直气流或冰相物含量等的参数化公式引入,当数值模式给出云内垂直气流或冰相物含量的关系时,通过公式给出闪电活动的情况[Price,C.,andRind,D.,1992:A simple lightning parameterization for calculating globallightning distributions.J.Geophys.Res.Atmos.,97(D9),9919-9933,doi:10.1029/92JD00719;Wang,F.,Zhang,Y.Dong,W.,2010:A lightning activity forecast schemedeveloped for summer thunderstorms in South China.J.Meteor.Res.,24(5),631-640.];第二种方法是将各种水成物粒子电荷浓度的预报方程直接引入数值模式(闪电起电参数化),利用预报的雷暴云电荷结构计算云内场强,激发闪电放电、确定闪电放电的频次(闪电放电参数化),也即通过在数值模式微物理模拟中直接引入起电、放电参数化方案,实现对闪电活动的直接预报[黄丽萍,管兆勇,陈德辉,马明,2008:基于高分辨率中尺度气象模式的实际雷暴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大气科学,32(6),1341-1351,doi:10.3878/j.issn.1006-9895.2008.06.09.;徐良韬,张义军,王飞,郑栋,2012:雷暴起电和放电物理过程在WRF模式中的耦合及初步检验.大气科学,36(5),1041-1052,doi:10.3878/j.issn.1006-9895.2012.11235;徐良韬,陈双,姚雯,谌芸,张荣,2018:利用起放电模式开展闪电活动的直接预报试验.应用气象学报,29(5),534-545,doi:10.1198/1001-7313.20180503.;Fierro,A.O.,Mansell,E.R.,MacGorman,D.R.,Ziegler,C.L.,2013:Theimplementation of an explicit charging and discharge lightning scheme withinthe WRF-ARW model:Benchmark simulations of a continental squall line,atropical cyclone,and a winter storm.Mon.Wea.Rev.,141(7),2390-2415,doi:10.1175/MWR-D-12-00278.1.;Li,W.,Qie,X.,Fu,S.,Su,D.,Shen,Y.,2016:Simulation ofquasi-linear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 in northern China:lightningactivities and storm structure.Ave.Atmos.Sci.,33(1),85-100,doi:10.1007/s00376-015-4170-3.;Liu,D.,Qie,X.,Peng,L.,and Li,W.,2014:Charge structure of asummer thunderstorm in North China:simulation using a regional atmosphericmodel system.Adv.Atmos.Sci.,31(5),1022-1034,doi:10.1007/s00376-014-3078-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4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