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气轮胎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209.9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伯翰;黄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13 | 分类号: | B60C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会会 |
地址: | 215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轮胎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所述胎面设置有若干沟槽,所述沟槽沿所述充气轮胎的周向和/或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沟槽沿深度方向依次包括沟底部和沟顶部,所述沟顶部至少一侧侧壁为向所述沟槽内部凸起的曲面,且自所述沟槽开口端向所述沟槽闭合端的方向,所述沟顶部的横向宽度渐缩,所述沟底部的横向宽度与所述沟顶部最大向宽度的比值不大于0.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本发明充气轮胎通过对沟槽的形状进行改进,减小路面上的石子与沟槽侧壁的接触面积,且对沟底部的横向宽度进行限制,有效提高防夹石性能,进而提高充气轮胎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防夹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路面上的石头常常会卡入轮胎胎面的沟槽内,且不易排出,导致轮胎沟底龟裂,进一步造成轮胎内部结构破坏,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的充气轮胎,通常在沟槽底部设置凸台以增加防夹石性能。但现有技术沟槽底部凸台设计,夹石后不易从沟底排出,轮胎走行时,夹石处于路面反面挤压,导致沟底凸台和沟底连接处产生裂痕和掉块。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提升防夹石性能和使用寿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提高轮胎的防夹石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所述胎面设置有若干沟槽,所述沟槽沿所述充气轮胎的周向和/或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沟槽沿深度方向依次包括沟底部和沟顶部,所述沟顶部至少一侧侧壁为向所述沟槽内部凸起的曲面,且自所述沟槽开口端向所述沟槽闭合端的方向,所述沟顶部的横向宽度渐缩,所述沟底部与所述沟顶部交界处的横向宽度与所述沟顶部最大横向宽度的比值不大于0.5。
本发明充气轮胎通过对沟槽侧壁的形状进行改进,沟顶部至少一侧侧壁设置为向沟槽内部凸起的曲面,使得沟顶部侧壁的曲率沿延伸方向不断变化,尽可能减小路面上的石头与沟槽侧壁的接触面积,同时,对沟底部的横向宽度进行限制,降低路面上的石头卡嵌于沟槽内部的几率,有效提高充气轮胎的防夹石性能,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沟顶部的两侧侧壁均为曲面,所述沟顶部和所述沟底部两侧对应侧壁相交形成的两条曲线为沿所述沟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波浪形,其中一条所述曲线的波峰与另一所述曲线的波谷相对。
可选地,在所述充气轮胎的侧面展开图中,所述胎面和所述沟顶部的侧壁相交形成直线。
可选地,在所述充气轮胎的侧面展开图中,所述胎面和所述沟顶部的侧壁相交形成折线。
可选地,所述沟顶部的侧壁在相邻两个所述波谷之间的形状为沿所述沟槽开口端向所述沟槽闭合端延伸的锥形面。
可选地,所述沟顶部和所述沟底部两侧对应侧壁相交形成的两条所述曲线曲率一致。
可选地,所述沟底部的深度为H1,所述沟槽的深度为D1,所述沟底部的深度范围为0.2D1≤H1≤0.4D1。
可选地,所述沟顶部至少一个侧壁在靠近开口端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沿深度方向延伸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充气轮胎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H2,所述沟槽的深度为D1,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1D1≤H2≤0.5D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前述充气轮胎。
本发明的车辆,包括前述充气轮胎,因此具有与前述充气轮胎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2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