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控制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5190.3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丽辉;金鑫君;郑丽文;张雪钊;方晓汾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00 | 分类号: | B60L53/00;B60L53/60;B60L8/00;B60L5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郑磊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控制系统 电动汽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充电装置、PID控制器和由多组数据训练得到的BP神经网络;
所述PID控制器对所述充电装置进行闭环控制,所述PID控制器的控制参数kp、ki、kd通过所述BP神经网络进行在线自适应调整,继而使用增量式PID控制算法输出至充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光伏板组件,设置在车体的顶部,所述光伏板组件能够展开和折叠;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光伏板组件展开或折叠,为车辆补能或遮阻,所述光伏板组件包括基础架(10)、光伏板、和滑动机构,通过所述滑动机构能够使得所述光伏板沿着所述基础架(10)的长度方向来回滑动,能够展开或折叠光伏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包括滑动光伏板(21)和固定光伏板(22);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基础架(10)两侧侧壁上的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包括设置在所述基础架(10)两侧侧壁上的导轨(31)和与所述导轨(31)滑动连接的滑块(32);所述滑动光伏板(21)的两侧壁分别与位于所述基础架(10)两侧侧壁上的滑块(32)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光伏板(22)设置在所述基础架(10)的底部;所述滑动光伏板(21)层叠在所述固定光伏板(22)的上方;所述电动汽车补能装置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础架(10)两端的固定柱(41)、驱动电机(42)以及用于升高和降低所述基础架(10)的升降机构(43);所述固定柱(41)的一端与所述基础架(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2)能够驱动所述基础架(1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第二控制器,其输入端与所述PID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PID控制器输出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执行控制所述光伏板、所述升降机构(43)、所述翻转机构的命令;
DC/DC转换器,与光伏板电连接,用于转变输入电压后有效输出固定电压至汽车动力电池。
5.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包括:识别电池的当前电量值和判断外部条件是否满足充电条件;
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向用户端发送充电请求信息或自动通过充电装置对电池进行充电:
(a)电池的当前电量值小于第一预定阀值;
(b)外部条件满足充电条件;
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向用户端发送停止充电请求信息或自动停止电池充电:
(c)电池的当前电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阀值;
(d)外部条件不满足充电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当前电量值和所述外部条件以数据化形式输入BP神经网络,经过BP神经网络处理后将控制参数输送至PID控制器,由所述PID控制器控制所述充电装置的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t时间内用户未执行充电或停止充电的命令,则自动执行或停止充电。
8.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条件为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大于第二预定阀值时,认定为满足外部条件,否则认定为不满足外部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条件包括光照强度和是否锁车,当光照强度大于第二预定阀值时且锁车时,认定为满足外部条件,否则认定为不满足外部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阀值和所述第二预定阀值均为相对预定阀值;
所述第一预定阀值由电池老化程度、当前电池最大容量值所确定;
所述第二预定阀值由汽车所处的位置上一年度在该时间段内光照强度的平均值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51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