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受损部件载体确定方法、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4659.1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1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显韬;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特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F30/337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韩峰;孙志湧 |
地址: | 4011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损 部件 载体 确定 方法 计算机 程序 可读 介质 以及 检测 系统 | ||
1.一种用于确定受损的部件载体(18)的方法,每个部件载体(18)包括隔离层(20)和所述隔离层(20)上的导电迹线(24),所述导电迹线(24)与通孔(26)电力地互连以便形成导电路径(28),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多个均等设计的部件载体(18)的导电路径(28)的电阻测量,其中,所述电阻测量包括针对所述多个均等设计的部件载体(18)的相同导电路径(28)测量的电阻值(30);
针对所述多个均等设计的部件载体(18)的每个相同导电路径(28):
确定针对所述相同导电路径(28)测量的电阻值(30)的主范围(IQR),其中,在所述主范围(IQR)中包含有所述相同导电路径(28)的多于预定义数量的电阻值(30);
确定所述主范围(IQR)上方的间隔范围(D),所述间隔范围(D)具有比所述主范围(IQR)的上主范围边界(Q3)高的上间隔范围边界(5IQR);
当针对所述相同导电路径(28)测量的所述部件载体(18)的电阻值(30)比所述上间隔范围边界(5IQR)高时并且当针对所述导电路径(28)的所述间隔范围(D)不包含针对所述相同导电路径(28)测量的电阻值(30)时,将部件载体(18)分类为受损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预定义数量的电阻值(30)是所述导电路径(28)的电阻值(30)的至少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主范围(IQR)是从针对所述导电路径(28)的电阻值(30)的25%的四分点(Q1)延伸到75%的四分点(Q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间隔范围(D)是在下间隔范围边界(4IQR)与所述上间隔范围边界(5IQR)之间延伸的,并且
其中,所述上主范围边界(Q3)与所述上间隔范围边界(5IQR)之间的距离比所述主范围(IQR)的宽度高至少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上主范围边界(Q3)与下间隔范围边界(4IQR)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主范围(IQR)的宽度的至少2倍或至少4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上主范围边界(Q3)与下间隔范围边界之间的距离是所述导电路径(28)的电阻值(30)的四分位数间距的至少2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上主范围边界(Q3)与所述下间隔范围边界(4IQR)之间的距离是所述导电路径(28)的电阻值(30)的四分位数间距的4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间隔范围(D)具有所述主范围(IQR)的宽度的至少一半以及/或者具有与所述主范围(IQR)相同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间隔范围(D)具有所述导电路径(28)的电阻值(30)的四分位数间距的至少一半的宽度或四分位数间距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导电路径(28)具有比预设电阻阈值(34)高的电阻值(30a)时,将部件载体(18)分类为受损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多个均等设计的部件载体(18)是一批次的部件载体(18)。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当所述批次中的部件载体(18)的至少一个导电路径(28)具有比预设电阻阈值(34)高的电阻值(30a)时并且当所述批次中的部件载体(18)的导电路径(28)具有比所述上间隔范围边界(5IQR)高的电阻值时,将所述批次分类为有风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特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未经奥特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6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色光诱导近视模型的光控装置
- 下一篇:移动支付终端和支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