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小分子碳营养素的工艺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0429.8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丁增权;周丽;冯双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尚威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1/00 | 分类号: | C05F11/00;C05G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分子 营养素 工艺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小分子碳营养素的工艺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城市绿化修剪物、木材厂的木屑、废弃木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配制得到原料,加入至粉碎机中简单粉碎后放入裂解设备中,对裂解设备进行抽真空处理;裂解炉压力始终保持在三相点以下进行裂解反应,经过亚临界水裂解原料得到含有大量小分子结构物质的含碳有机物,将富含小分子碳营养素的生成物排出裂解设备后进行粉碎处理,对经过粉碎处理之后的富含小分子碳营养素的生成物进一步烘干,完成小分子碳营养素的制备。通过裂解设备将大分子结构的物质裂解成腐植酸、有机酸、糖醛酸、多糖、寡糖等小分子结构物质,有助于钙和硅的吸收,从而实现强根、壮体,促产、提质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造小分子碳营养素的工艺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碳肥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生物发酵或化学分解成粒径在800纳米以下的小分子水溶有机碳,可被植物和微生物直接吸收利用,无需转化,见效快、肥效高。植物碳养分包括植物物质积累中的碳和植物生长过程新陈代谢消耗的碳,占植物必须总养分的50%以上。碳养分形成植物有效组织的“碳框架”,将各种矿物质元素组合于其中而形成有机质。碳是名符其实的生命之源,生命之本。所以碳元素应定义为植物必须的基础元素,而不应并列在N P K等“大量元素”之中。“碳元素占植物必须营养元素总量的50%以上,碳养分是矿物质养分的组合者,犹如混凝土结构中的水泥。无机养分离子态被吸收是低效的,无机养分与碳养分结合成零电价态被吸收才是高效的。
由于对碳的认知不足,农者不懂碳的重要性,不懂培肥地力,一惯依赖肥料和农药造成了我们整整30年对耕地土壤进行碳掠夺,千百年来由我们的先辈用堆肥和秸秆还田形成的土壤中的碳库。土壤板结的原罪不是肥料而是——有机质匮乏。碳养分是土壤三种肥力的基础物质。土壤缺碳使微生物失去能源而不能繁殖,这是土壤板结的根源,也是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土壤缺碳导致耕地贫瘠化,造成农作物根系衰弱、亚健康、光合作用能力差,这就是农作物的缺碳病。缺碳病又削弱了防病抗逆机能。因此缺碳病造成我国农业损失超过农作物其他任何一种病害。农业要上新台阶,粮食要安全,最大的提升空间在于补碳。
目前,所以缺碳等于任凭土壤板结和药害肆虐而束手无策,使农作物失去良好的土壤生态而导致出现病弱株严重等现象。农作物因病菌或病毒原因而发生的许多常见病,都与土壤问题、根系问题、营养不平衡问题有密切关系,主要是因缺碳而间接造成的。另一方面,水稻很容易出现倒伏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钙元素和硅元素含量并不充足,而支撑水稻茎秆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最主要成份是碳,可见缺碳才是水稻倒伏的根本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小分子碳营养素的工艺及其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造小分子碳营养素的工艺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城市绿化修剪物、木材厂的木屑、废弃木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按重量份配比得到原料,加入至粉碎机中简单粉碎,处理后放入裂解设备中,对裂解设备进行抽真空处理;
步骤S2:将抽真空之后的裂解设备通过水蒸气加热至290℃-310℃,所述裂解炉压力始终保持在三相点以下进行裂解反应,通过裂解反应破坏所述原料中大结构碳链的断裂,经过亚临界水裂解原料得到含有大量小分子结构物质的生成物;
步骤S3:将含有大量小分子结构物质的生成物排出裂解设备后进行粉碎处理,对经过粉碎处理之后的含有大量小分子结构物质的生成物进一步烘干之后进行包装,完成小分子碳营养素的制备。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城市绿化修剪物包括:道路边的花和树的修剪物以及花草种植地的修剪物。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对所述步骤S1中的原料进行筛分,除去比重大的沙子、泥土以及石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尚威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尚威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04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