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7254.5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赞;徐铖易;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8/00;C04B24/28;C08G69/48;C04B18/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11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透水混凝土包括如下原料:矿渣;水泥;水;聚酰胺树脂;玉米秸秆纤维;减水剂;界面改性剂;其制备方法为:取部分玉米秸秆纤维粉粹,加入聚酰胺树脂和界面改性剂搅拌反应,制得产物A;将矿渣、水泥、水、剩余的玉米秸秆纤维和减水剂搅拌混匀,接着加入产物A,搅拌混匀,冷却至室温,制得透水混凝土。本申请的透水混凝土采用聚酰胺树脂、玉米秸秆纤维、界面改性剂和减水剂,玉米秸秆纤维在界面改性剂的作用下对聚酰胺树脂进行增强,提高了制得的透水混凝土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减水剂的加入降低了水灰比,从而综合提高了制得的透水混凝土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最大特点是有15%-30%的连通孔隙,具有透气性和透水性,能够使雨水迅速渗入地表,有效补充地下水,保护城市自然水系不被破坏。
但是,由于透水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的透水空隙,其强度较差,限制了透水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透水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透水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
750-1000份矿渣;
300-400份水泥;
100-150份水;
40-60份聚酰胺树脂;
10-15份玉米秸秆纤维;
0.5-1份减水剂;
0.5-0.9份界面改性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酰胺树脂具有高活性的氨基和羰基等化学键,原料中的水为聚酰胺树脂提供了极性溶剂,使聚酰胺树脂能发挥出较好的流动性和胶黏能力,混合后提高了水泥与矿渣之间的粘合力,使得制得的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强。
玉米秸秆纤维能跨越透水混凝土内的微裂缝区域传递荷载,改善透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分布,增加裂缝扩展的动能消耗,从而约束裂缝扩展,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拉抗裂能力,进而间接提高了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同时采用玉米秸秆纤维,可对玉米秸秆进行充分利用,减少了玉米秸秆的浪费和焚烧产生的污染,具有一定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加入界面改性剂可改善聚酰胺树脂和玉米秸秆纤维两相界面间的粘接力,提高聚酰胺树脂和玉米秸秆纤维的相容性,有效传递应力,从而对聚酰胺树脂进行增强,进而提高了制得的透水混凝土的强度。
减水剂的加入可降低透水混凝土的单方用水量,从而降低了水灰比,在同等矿渣和水泥用量下,提高了透水混凝土的强度。
综上所述,通过聚酰胺树脂、玉米秸秆纤维、界面改性剂和减水剂的配合,综合提高了制得的透水混凝土的强度。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8-15份3-甲基戊二酸、5-8份二甲苯、0.4-0.7份过氧化二苯甲酰和0.2-0.5份交联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甲苯提供反应环境,在过氧化二苯甲酰的引发下,聚酰胺树脂和3-甲基戊二酸发生接枝,进而发生改性,提高了聚酰胺树脂的粘度,然后通过交联剂的作用,使接枝后的聚酰胺树脂大分子之间发生交联,进一步提高了聚酰胺树脂的粘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水泥与矿渣之间的粘合力,使得制得的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更好。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二甲胺基丙胺。
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15-20份云母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曙光装配式建筑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7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