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碳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772.5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5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全岭;陈宇;杨俊伟;石竹群;陈吉思;胡洋;吴心茹;王宇豪;熊传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32 | 分类号: | H01G11/32;H01G11/40;H01G11/24;H01G11/8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凝胶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墨烯/碳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首先将纤维素等生物质高分子与石墨烯复合,之后通过交联得到石墨烯/生物质高分子气凝胶,再通过高温炭化最终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纤维气凝胶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不仅拥有丰富的三维孔洞结构,而且碳纳米纤维可以有效阻止石墨烯片层之间的堆叠作用,使得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拥有优越的比电容以及循环稳定性能,展现了超级电容器良好的可逆充放电特性,因此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碳气凝胶复合材料(GNS/C)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和柔性电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普及,质轻、柔性和高效的储能设备需求也随之而来。超级电容器被广泛认为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储存装置,因为它高的功率密度、长的循环寿命以及接近传统电池的高的能量密度。碳材料由于其卓越的导电性能、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化学稳定性,在超级电容器电极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其中石墨烯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最近几项研究表明,通过组装电解质或离子液体官能化石墨,烯薄膜(或还原的氧化石墨烯薄膜)可以成功的制造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
石墨烯可以从根本上提供高达550F/g的比电容值,但是由于其纳米片层间的再堆叠作用大大减少了其活性比表面积,大多数固态器件在1A/g的电流密度下达到的比电容仅仅在80~118F/g范围内,这阻碍了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中的实际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具有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石墨烯储能材料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石墨烯片在三维空间中部分重叠的形成相互连接的多孔微结构,这种独特的分层结构不仅防止石墨烯片的重新堆积,还为电解质在内部网络结构中自由地扩散提供通道。这样的三维石墨烯材料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导电性和比表面积,已经被直接用作无粘合剂超级电容器电极,同时具有优异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中国专利CN106206051A说明书中记载了一种石墨烯改性活性炭及其应用,将果壳、木质活性炭浸渍于氧化石墨烯去离子水分散液中,室温搅拌混匀,烘干,获得石墨烯改性活性炭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中国专利CN109192524A说明书中记载了一种活性炭-石墨烯复合多孔材料制备方法,将煤沥青、石油焦材料进行炭化和破碎处理,然后通过搅拌、超声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在经过冷冻干燥和破碎处理之后,再加入KOH进行活化处理从而制备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在上述发明中,由于存在碳基材料制备繁琐、孔径尺寸过大不均匀等问题,导致GNS/C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容易发生堆叠的技术问题,从而性能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碳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中应用,复合材料为新颖的多孔碳纤维负载石墨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采用TEMPO氧化纳米纤维素等与石墨烯进行复合,利用纳米纤维素高长径比的特殊结构有效抑制石墨烯的堆叠,再通过盐酸物理交联的方式,进一步高温热解,获得了具有丰富三维孔洞结构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保持循环稳定性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材料的比电容。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发明中的一种石墨烯/碳气凝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石墨烯、TEMPO/NaBr/NaClO体系和还原剂NaBH4,石墨烯固含量为5~40wt%,TEMPO/NaBr/NaClO体系包括不可直接交联生物质高分子、TEMPO、NaBr和NaClO,不可直接交联生物质高分子、NaBr、NaClO、NaBH4质量比为1:1:5~80:10~80:10~80:10~80;其它原料为水和有机溶剂。
石墨烯固含量以石墨烯占纳米纤维素干重和石墨烯重量之和(除去水)来计算。
所述不可直接交联生物质高分子为甲壳素、木浆、棉短绒、秸秆纤维、麻纤维、甘蔗渣、芦苇、坚果壳纤维或柑橘纤维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化方案中不可直接交联生物质高分子为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7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