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冶金制备高弹性铜铁合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5712.1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郑良玉;周涛;王永如;巢国辉;欧阳好;翟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4 | 分类号: | C22C1/04;C22C9/00;C22F1/08;C22F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3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冶金 制备 弹性 铁合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制备高弹性铜铁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工艺步骤:1)配料:Fe粉的质量百分占比为10~50%,余量为Cu粉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球磨混粉:将铜粉和铁粉进行球磨并混粉;3)压制:将球磨好的铜铁混合粉末进行压制形成坯料。本发明采用梯度烧结,铜粉颗粒和铁粉颗粒能够重新排布和充分烧结,为后续时效提供足够的时效动力,梯度热处理的方式保证了以细小的Fe相充分析出,实现铜铁合金强度与导电率的均衡,且弹性模量提高,本发明的铜铁合金的抗拉强度≥600MPa,延伸率≥10%,导电率≥45%IACS,弹性模量≥120G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末冶金制备高弹性铜铁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弹性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弹性元件,例如,波纹管、膜片膜盒、压力弹簧管、弹簧接触片、热敏双金属弹簧、继电器用导电弹簧、断路器弹簧以及航空仪器仪表中用的各类弹簧。
铜铁合金也为弹性合金中的一种,即具有铜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特点,又具有铁的高强度、耐磨性以及电磁屏蔽特性,且弹性性能优异,在医疗卫生、电子信息、航天航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目前,铜铁合金的方法主要包括合金化法和复合材料方法。传统合金化方法只能实现10%以下含Fe量的铜铁合金制备,粉末冶金方法能实现铜铁任意比例的铜铁合金制备,是复合材料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在铜铁合金制备上也有应用实例。但现有的铜铁合金的制备通常采用压制后一个温度段控制烧结时间,以及冷加工后一个温度段进行热处理,但由于Cu、Fe元素的熔点相差454℃,较高温度下一定时间烧结,晶粒组织过大,铁颗粒易产生聚集,较低温度下一定时间内烧结,组织致密度不高,现有的制备方法难以获得高弹性的铜铁合金,弹性模量一般在110GPa以下,而现代工业的发展加速了电子元器件小型化、精密化、高性能化的发展,尤其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卫星导航系统、核心电子器件等行业,因此对铜合金在弹性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406862.X(公开号为CN111424188A)公开了一种高导电高强铜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1)按Fe含量为5-25wt.%,余量为Cu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将合金原料采用雾化法制备成合金粉末;(2)首先将合金粉末在30-300MPa的压力下压制得到粉末压坯;然后在还原气氛下,将粉末压坯在900-1300℃条件下进行烧结,时间为0.5-2h,或者在还原气氛下,采用电火花活化烧结将合金粉末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800-950℃,保压时间为10-45min。(3)将烧结坯进行冷加工变形处理,得到变形态Cu-Fe材料;(4)将变形态Cu-Fe材料进行时效处理;依次重复进行步骤(3)和(4),变形-时效处理多次得到高导电高强铜铁合金;所述冷加工变形处理单次变形量为0-30%,总变形量为0-90%;所述时效处理的温度为200-400℃,时间为0.5-1.5h。该发明中烧结和时效处理的温度为一个时间段,并不能完全保证铜铁合金中铁的分散和析出,从而最终影响铜铁合金综合性能的获得,特别是对于弹性性能的提高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末冶金制备高弹性铜铁合金的方法,解决现有铜铁合金的弹性性能低,且具有高强度、高导电率,综合性能优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粉末冶金制备高弹性铜铁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工艺步骤:
1)配料:Fe粉的质量百分占比为10~50%,余量为Cu粉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球磨混粉:将铜粉和铁粉进行球磨并混粉;
3)压制:将球磨好的铜铁混合粉末进行压制形成坯料;
4)烧结:将压制后的坯料进行梯度烧结;在还原气氛下进行烧结,先将坯料温度控制在1050~1300℃之间,保温1~15min,随后将坯料温度降至850~1000℃,保温0.5~2.5h,所述还原气氛为一氧化碳和氢气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5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 下一篇:用于LED的缺陷检测方法以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