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耗能减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34508.8 | 申请日: | 2021-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傅博;刘杰僖;程宇扬;许淦;程子安;余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23;F16F15/04;F16F9/53 |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耗能 装置 | ||
1.一种复合耗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无盖的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压电陶瓷板(2);
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内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液体容纳仓(3),两个所述第一液体容纳仓(3)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液体容纳仓(4),每个所述第一液体容纳仓(3)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仓(4)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第一液体容纳仓(3)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仓(4)中填充有磁流变液;
所述压电陶瓷板(2)位于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的正上方,所述压电陶瓷板(2)的下表面连接有金属活塞(5),所述金属活塞(5)上均匀布满贯穿的小孔,所述金属活塞(5)处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仓(4)的内部,所述金属活塞(5)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仓(4)的内部相匹配,所述金属活塞(5)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仓(4)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形状记忆合金弹簧(6);
每个所述第一液体容纳仓(3)的前壁和后壁之间设置有水平的转轴(7),所述转轴(7)处于所述管道与所述第一液体容纳仓(3)连接处的靠近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中部的一侧,每个所述转轴(7)上套设有金属水车轮;
所述第一液体容纳仓(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线圈管(9),每个所述第一线圈管(9)内设置一个永磁铁(10);
所述第二液体容纳仓(4)的外壁套设有第二线圈管(11),所述第二线圈管(11)与所述第二液体容纳仓(4)之间连通;
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线圈管(9)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线圈管(11)的两端连通,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线圈管(9)的下端分别与同侧的所述第一液体容纳仓(3)的顶部连通;
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半球形的橡胶外壳(12),每个所述橡胶外壳(12)的上部与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的左右两侧外表面对应连接,两个所述橡胶外壳(12)的下部连接有水平的橡胶底座(13);
每侧的所述橡胶外壳(12)内壁与同侧的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外壁之间设置有剪刀撑组件,所述剪刀撑组件包含两个剪臂(14),两个所述剪臂(14)的中部通过铰接轴铰接,靠近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的两个剪臂(14)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形状记忆合金弹簧(15),远离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的两个剪臂(14)分别通过金属块(16)铰接在所述橡胶外壳(12)的内壁上,自然状态下,靠近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的两个剪臂(14)的端部与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的外壁滑动接触;
每个所述转轴(7)上设置有卷簧(22),左侧的所述卷簧(22)逆时针缠绕在同侧的所述金属水车轮的轮片(20)上,右侧的所述卷簧(22)顺时针缠绕在同侧的所述金属水车轮的轮片(20)上;
所述第二液体容纳仓(4)底部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弹簧容纳腔(23),所述弹簧容纳腔(23)的内部设置有空气弹簧(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支座(17)和滚珠丝杆组件;
所述金属支座(17)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橡胶底座(13)的上表面,所述金属支座(17)具有竖向空腔;
所述滚珠丝杆组件包含螺杆(18),所述螺杆(18)的上端旋设在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的底部外表面上,螺母(19)固定在金属支座(17)上端,螺杆穿入所述螺母并伸入所述竖向空腔;所述螺杆(18)的下端设置有若干颗粒阻尼器(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水车轮包含多个轮片(20),每个所述轮片(20)的端部设置有质量块(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24)内的填充的气体可为氦、氖、氩或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的材料可为铝、铜、钢或钛;
所述第一液体容纳仓(3)的材料可为铝、铜、钢或钛;
所述第二液体容纳仓(4)的材料可为铝、铜、钢或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金属框架壳(1)内部的底部上表面设置有集能仓(8),所述集能仓(8)与所述压电陶瓷板电连接,所述集能仓(8)为用于储存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5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