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幕顶管替换装置及其替换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31754.8 | 申请日: | 2021-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3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笑鹏;梁伟;潘伟强;张耀三;徐志玲;朱雁飞;叶蓉;张世宏;金叶;王茂东;郭丽南;裴烈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F16L1/0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幕顶管 替换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管幕顶管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同轴固定连接旧偏转顶管的第一连接管;
用于同轴固定连接新替换顶管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同轴设置;
中继管,所述中继管具有一插接端和一承插端,所述插接端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中,所述第二连接管可轴向移动地插设于所述承插端中;
用于调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插设深度的轴向纠偏油缸,安装于所述承插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
用于调整所述中继管的偏转角度的偏转纠偏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中继管;
所述偏转纠偏装置包括:两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安装于所述中继管内,两所述支承板设置于所述中继管的相对两侧;两承压板,所述承压板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内,两所述承压板的一端分别延伸形成有伸至所述中继管内的承压翼缘,两所述承压板的承压翼缘分别与两所述支承板相对设置;正向扭转油缸,竖设于一所述支承板上且对准于与所述支承板相对设置的所述承压翼缘;以及反向扭转油缸,竖设于另一所述支承板上且对准于与所述支承板相对设置的所述承压翼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幕顶管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的远离所述承压板的一侧与所述中继管的内壁之间设有加劲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幕顶管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扭转油缸、所述反向扭转油缸分别沿所述中继管的圆周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幕顶管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分别安装有相对设置的两反力支座,所述轴向纠偏油缸连接于两所述反力支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幕顶管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替换顶管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的管壁开设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安装有闸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幕顶管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为推拉式闸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幕顶管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插接端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幕顶管替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承插端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件。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管幕顶管替换装置的管幕顶管替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新替换顶管设置于管幕的始端且与旧偏转顶管同轴设置,使得所述新替换顶管的管口对准所述旧偏转顶管的管口;
将管幕顶管替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新替换顶管的管口和所述旧偏转顶管的管口之间,并且将所述管幕顶管替换装置的第一连接管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旧偏转顶管、将所述管幕顶管替换装置的第二连接管同轴固定连接于新替换顶管;
朝向所述管幕的终端的方向顶进所述新替换顶管,将所述新替换顶管顶替所述旧偏转顶管,在顶进过程中,通过所述管幕顶管替换装置的轴向纠偏油缸调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插设深度以调整所述新替换顶管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通过所述管幕顶管替换装置的偏转纠偏装置调整所述中继管的偏转角度以调整所述新替换顶管的偏转角度,使得所述新替换顶管的锁扣准确地连接于相邻的管幕顶管的锁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7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