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力冲挖设备及其抢险转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314.2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联格;林志国;陈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30 | 分类号: | E02F5/30;E02F1/00;E02B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张忠波 |
地址: | 364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设备 及其 抢险 转运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水力冲挖设备及其抢险转运设备,水力冲挖设备包括取水机器人、动力装置以及水力冲挖装置;取水机器人与水力冲挖装置之间通过柔性管线连接,取水机器人为水力冲挖装置提供水源,水力冲挖装置用于冲刷泥沙和石块;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输出机构,动力输出机构与取水机器人之间通过柔性管线连接,动力输出机构为取水机器人提供动力;或动力输出机构与取水机器人之间通过柔性管线连接,动力输出机构与水力冲挖装置之间通过柔性管线连接,动力输出机构为取水机器人和水力冲挖装置提供动力。本发明的水力冲挖设备,各子模块质量小,管路联接快捷,作业安全,作业速度快,劳动强度低,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力冲挖设备及其抢险转运设备。
背景技术
受地震、暴雨灾害影响,容易诱发山体滑坡,堵塞河道而形成堰塞坝,这种由滑坡形成的天然堰塞坝在安全稳定、抗冲刷性能等方面极差,随着水升高,随时可能溃坝,因此对上游及下游均会构成极大的危险。目前,国内外尚无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理方法,现有治理方法主要有爆破泄洪、人工开挖泄洪渠等。
爆破泄洪:爆破泄洪一般采用人工上堤坝装埋炸药完成的,是在最紧急情况下和人员已经被成功转移的前提下才实施的。但爆破泄洪会对下游造成极大的淹没灾难,且由于爆炸产生的振动易引发二次山体滑坡。
人工开挖排水渠:堰塞湖形成之初,因为水量未迅速增大,在下游人员转移相对困难及重建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为减小洪水对城镇的最小破坏,可以使用安全排水渠法。治理的原理是按照疏导水流,控制堰塞湖水位,对湖水溢出采取了严格控制,因而对下游影响较小。但由于堰塞坝体工程量大,开挖时间长,随着水位的上升,松软的坝体存在随时溃坝的可能性,对抢险人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人工主动排水:采用大流量水泵排水泄洪,采用虹吸装置排水,但该方法只适合于库容量小、上游水量不大的堰塞体。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水力冲挖设备及其抢险转运设备,用于解决目前天然堰塞坝存在安全稳定、抗冲刷性能等方面极差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水力冲挖设备,包括取水机器人、动力装置以及水力冲挖装置;
所述取水机器人与所述水力冲挖装置之间通过柔性管线连接,所述取水机器人为所述水力冲挖装置提供水源,所述水力冲挖装置用于冲刷泥沙和石块;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输出机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与所述取水机器人之间通过柔性管线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机构为所述取水机器人提供动力;或
所述动力输出机构与所述取水机器人之间通过柔性管线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机构与所述水力冲挖装置之间通过柔性管线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机构为所述取水机器人和所述水力冲挖装置提供动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水力冲挖装置包括第一移动底盘、加压机构、回转机构以及冲击机构;
所述加压机构以及所述回转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底盘上,所述第一移动底盘用于驱动所述水力冲挖装置行走;
所述冲击机构设置于所述回转机构上,所述冲击机构与所述回转机构连接,所述回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冲击机构进行回转;
所述加压机构与所述冲击机构通过送水管路连通,所述加压机构用于将所述取水机器人接入的水进行加压,所述冲击机构用于冲击坝体的泥沙和石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水力冲挖装置还包括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一端设置于所述回转机构上,且所述分流机构一端与所述加压机构通过送水管路连通;
所述分流机构另一端与所述冲击机构活动连接,且所述分流机构另一端与所述冲击机构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